QQ在线客服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当前页面:展览资讯
  • 上海群文抗疫主题美术作品展致敬“最美守护者”

版画作品《白衣执甲逆风行》用灰白色彩勾勒出白衣战士的轮廓,凸显一线抗疫的紧迫感;高速道口,“志愿者交警”为通行人员测温、检查的忙碌场景被以松江剪纸形式表现出来;两位美术工作者将女儿居家“抗疫”日常绘制成油画《乖乖》……

6月5日下午,“最美守护者”——上海群文抗疫主题美术作品展在经过三个月的筹备后,在上海市群众艺术馆启幕。当天,参展者们纷纷来到现场,为观众讲述疫情期间令他们难忘的一个个人与事,分享着作品背后的创作故事。

1591780031552021351.jpg

展览现场

此次展览共收到上海各区文化馆及有关单位选送的作品119幅,经评选,共评出获奖及入选作品71幅,涵盖中国画、油画、版画、漆画、水彩粉画、金山农民画以及剪纸等艺术门类。走进展厅,这些讲述着疫情期间正在救治病患的医护工作者、加班加点抢建雷神山和火神山医院的建筑工人、坚守岗位的社区志愿者、忙碌的快递小哥以及市民群众居家“抗疫”过程点点滴滴的画面,无一不感动着前来观展的观众们。一位参观者发出感慨,“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了,这段时间以来,各行各业在‘抗疫’过程中凝聚起来的强大精神力量,也从作品中感受到了这座城市的温暖。”

参展的作品之所以感人,在于作品的创作者们,多数参加了基层组织的志愿者服务。疫情期间,原本365天不关闭的上海文化场馆“被迫”关闭了一段时间。而在这段时间里,80%的群文干部们却没有闲下来。他们来到社区、高速路口、浦东国际机场,变身“居委干部”或是“安检人员”。奋战在抗击疫情第一线的他们,被无数个瞬间所感动的同时,也激发了他们用艺术创作形式记录人民群众如何守护自己的城市。

1591780150755014363.jpg

上海松江文化馆美术干部黄为来自农村,从小种过菜、挖过菜的他敏锐地将目光投向了疫情期间早起摘菜的菜农们,创作出了作品《保障》。冬天早晨的天空有点灰,晨雾还未散去,菜农们就冒着冬日里的寒冷,5点多起床摘菜,再整理好菜装入筐中及时送到市场。《保障》选取了菜农们在大冬天戴着口罩将菜整理好放入筐中的片段,运用用国画墨骨的手法,让这一画面显得朴实而又感人。黄为说,他希望作品《手·望》是金山区文化馆美术干事朱芬参加金山区举行的迎接21位援鄂医疗队员凯旋仪式后有感而作。疫情期间,朱芬曾参与到商用居住两用小区社区量体温,查健康码,协助商铺填写复工表等工作中。看似简单的辅助工作,却并没有想象中的轻松简单,这让她感触颇深,“我们尚且不易,那些社区工作者和医务人员就更难了。”朱芬说,“因为戴着口罩跟防护服等,我们不知道他们是谁,看不见他们流过的汗水,但却被他们默默守护。”于是,她选取了“手”这一特别的角度,采用灰蓝白颜色,用九宫格九个画面的形式画下了一只只或打针或按仪器或量体温的手,来歌颂着最美的医务工作者。

来自松江区文化馆创作部主任徐俊国于疫情期间,在家画了150多幅插画,并配以短诗,记录了抗疫过程中的感动与思考。他也曾参与到社区“抗疫”工作。他记得在社区值守的时候,社区的老阿姨怕他们太辛苦,硬要换下他们来值勤。每天的工作看似相同,却有不同的人与事令他动容,触发了他创作的欲望。他说,“文学、艺术要真诚面对、指向人心,要严肃、深刻地表达,这是我们对守护者的尊重。”

当天的开幕式上,金山农民画院辅导员张斌和其儿子张瀞麟参加了现场的访谈。疫情期间,金山农民画院年轻的画家们都加入到志愿者行列,巡查公共旅馆。张斌因年纪大而留守画院,有时也去街道、居委帮帮忙。亲身的感受激发了金山农民画院画家们的创作热情。于是,他们通过微信群,开始讨论、创作。农民画“抗疫“作品展也已办了好几期。张斌父子俩更是从剪纸,到金山农民画、漆画,创作了不少作品。更值得一提的是,张斌71岁的母亲也参与了创作,绘制了老年人在操场上锻炼身体的农民画,讲述老年人的“后抗疫”生活。他们带来的一张张民间艺术作品纯朴简洁,令人动容。

1591780098159057956.jpg

展览将持续至6月21日。开幕当天,市民们陆陆续续前来观展,并与展品合照留念。一等奖作品《抗疫勇士谱》的作者薛春华说,“小滿刚过,午后的阳光异常温暖。而我的人物肖像,也会因这温暖而永不褪色。”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上一篇: “契丹印象——辽代文物精品展”将分时段预约参观 - 2020.06.10
    下一篇: 广东佛山市艺术创作举办院雕塑•陶艺•工艺美术作品联展 - 2020.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