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在线客服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当前页面:课程设置 - 详细内容
  • 潘家园尝鲜大众拍卖,古玩市场何去何从?

9月1日下午,潘家园旧货市场收藏品展厅二楼,许多买家提早到来,他们或聚在展柜前研究拍品,或拿着场刊浏览拍品信息,这是潘家园举办的首届大众艺术品拍卖会。据悉,这次拍卖会有近300件拍品,包括首饰、腕表、箱包、摆件等,部分是无底价起拍;其中共有122件拍品成交,成交总额113万余元,成交均价9200余元。

结合潘家园的近期动态,这场面向大众的小规模拍卖会是潘家园拓展新业态的又一种尝试。拥有25年历史的潘家园,正思考如何打好自己这张文化名牌。

图源网络

从旧物摊到文化大“IP”

1992年,北京市朝阳区劲松南路一侧的土丘上,许多市民为了补贴家用,凌晨三四点便骑着自行车,在地上张一块布,摆卖家里闲置的钟表、收音机、衣服等旧物。渐渐地,这里自发成为一个跳蚤市场,人流越来越多。附近一些卖古玩的商贩看中此地的人气,也将档口迁了过来。

1994年,当时的街道办为了腾开马路,开发了现在的潘家园旧货市场,并且引导原来劲松南路的摊贩“退市进场”。潘家园旧货市场的定位为古玩杂项、字画、书刊杂志、民间工艺等,摆卖家用杂物的底色渐渐褪去。

图源网络

2004年,首届中国收藏界年度排行榜揭晓,经过历时9个月的评选,潘家园旧货市场入选中国十大古玩市场。这是潘家园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此后,潘家园得到官方的多种认可。

近年来,文化市场流行“IP经济”(“IP”即知识产权,由文字、音乐、影像、人物、物件等载体承载的故事或历史),有着25年历史的潘家园似乎也意识到自己是一个文化“IP”。在北京潘家园国际民间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的简介上,可看到“登长城、吃烤鸭、游故宫、逛潘家园”的宣传语,且该公司已在13个国家和地区注册了域外商标。文化市场繁荣也引来无数想“切分蛋糕”的人,再加上通讯技术的发展,古玩买卖不再局限于现场摆摊的形式。

外国游客游览潘家园,图源网络

群聊、朋友圈、网络直播……古玩买卖新形态

“加个微信”已经成为人们的日常用语,微信群聊也是人们聊天、认识志同道合的朋友的平台。不少古玩人士的微信里都有几个甚至几十个交流群,群友既在群里发图讨论,也寻求交易机会。

除了微信群聊,朋友圈也是古玩展示和交流的新平台。群聊、朋友圈,是新型的古玩集市。有着方便快捷、跨越时间和空间障碍的优点,也有着不能触摸实物的缺点。而不可否认的是,这些线上平台的规模不可估量、潜力巨大。

除此之外,古玩类的网络直播也正在兴起,播主和观看直播的人能够实时互动,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线上古玩市场的“带货”能力。

和其他行业一样,受到线上市场日益壮大的冲击,线下古玩市场需要结合自身优势,找到新方式吸引客流。

由古玩直播催生的产品,图源网络

“神仙打架”“大众拍卖”,哪个才是上热搜的正确姿势?

8月24日,潘家园旧货市场内的“神仙打架”引发行业内外关注。据目击者称,涉事双方因在直播表演时发生口角,产生冲突,其中一人更是被打得头破血流。不少人评论,这给古玩市场的形象带来不良影响。而跳开这件事,用人物装扮来吸引关注,这是否古玩市场前进的正路呢?

“神仙打架”现场,图源网络

从官方的层面看,除了开头提到的大众拍卖会,潘家园在七八月份开展了“盛夏夜淘宝季”的活动,内容包含了与古玩不相关的吃喝、舞蹈、小丑表演等。这些活动更在于活化潘家园作为文化场地的形象,而对古玩市场发展的影响还未可知。

潘家园的现状是国内众多古玩市场的缩影,古玩市场应该在吸收新潮流、维持自身运营的情况下,从发展古玩行业的角度开拓业务,推动古玩市场发展,让包含古玩在内的艺术品市场成为我国文化产业新的增长支柱。(文/李新)

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


中国艺术品鉴定网经过十余年研究,制定了一整套艺术品鉴定、评估标准体系,通过开办全国艺术品鉴定师培训班培养艺术品鉴定人才,并与保险公司合作,已实现“终身负责制”,现全面推广,以期促进艺术品行业规范发展。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上一篇: 全国首家考古专题类博物馆动工 占地250亩 | 艺术头条 - 2019.09.10
下一篇: 中国成功追索流失日本曾伯克父青铜组器 | 艺术头条 - 2019.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