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粤港澳大湾区文物艺术品标准研发 广东先行
2022年2月11日,粤港澳大湾区文物艺术品标准研发工作报告会在粤港澳大湾区艺术品金融研究院(以下简称“我院”)广州办事处召开。广东省标准化研究院胡主任一行听取了我院标准研发历程,并对我院粤港澳大湾区标准研发工作作出了实质性指导。
会议开始,我院标准项目负责人鲁主任介绍了团队多年以来在文物艺术品标准化工作中探索、实践的相关历程与成果。团队目前已在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公示了39项文物艺术品行业相关标准,并严格按照已建立的标准、制度鉴定评估了八万余件文物艺术品,在保险公司的全程监督下实现“零有效投诉”,自2018年起,保险公司就对本会鉴定结果实行全方位承保。自2018年起,保险公司对本会鉴定结果实行全方位承保。除此以外,还建立了我国首个文物艺术品鉴定专家智库,编撰出版了我国首套《艺术品鉴定丛书》,并推出“中国艺术品财产创新体系”。这些工作都为有效规范文物艺术品行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会议中,广东省标准化研究院胡主任对我院研发团队在标准化、金融化等相关工作中取得的成果给予了充分肯定,她表示:“你们在文物艺术品领域所做的标准化工作很有价值,相关的做法和创新很靠谱,贴合目前行业发展需求。文物艺术品鉴定门槛比较高,对专业知识和艺术修养的要求很高,标准化、规范化是行业发展的必然,也是粤港澳大湾区标准打造政府品牌很重要的一块内容。我们可以给一些实用建议,共同起草相关的湾区标准,共同推动大湾区文物艺术品行业和市场规范化、蓬勃发展。”
对此,我院吕院长也提出:“文物艺术品承载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其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工艺价值、经济价值无法估量,但市场化路怎么走有待研究。文物艺术品金融化怎么走?我认为第一步就是标准化。只有实现了标准化,才能实现产业化发展。希望在省标院的指导下,共同开展粤港澳大湾区文物艺术品标准研发工作,将我们的研究成果运用于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建设。”
不久前,国家六部门(国家文物局、国家发展改革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商务部、文化和旅游部、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出台《关于加强民间收藏文物管理 促进文物市场有序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支持制定地方和企业标准,加快制修订文物鉴定、价格评估、市场交易、运输保险等管理和服务标准。”加强对文物艺术品市场的规范化管理。可见,从国家到地方,文物艺术品行业标准化已是大势所趋和必行之路。文物艺术品领域的湾区标准研发工作,是积极响应国家发展所需的千秋大计之事,值得多方共同参与、合力推进。
十余年来,中国艺术品鉴定网深耕文物艺术品鉴定、评估相关领域,致力于文物艺术品行业规范化发展研究,抵制制假、造假、售假和文物犯罪行为,宣扬正本清源、规范有序的行业发展理念,探索推动中华文物“活起来”,以期为保护和传承中华优秀文物艺术品、营造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文物艺术品行业生态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