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该印章为民国时期作品,方正造型,印纽细腻繁华,印文简洁流畅。印文“长生”二字表达了人们一直以来的终极关怀——长生不老。甲骨文中“长”字是象形字,形象是一个白发飘飘的老者拄着一根拐杖,是希望长寿的一种表达。

△“长” 甲骨文
由希望长寿,到希望长生不老,貌似简单不现实的观念,事实上恰恰促进了古代神话、文化甚至科技的发展。在彭祖的传说中,据说彭祖活了800年,只因对年轻的妻子说了不死的秘密,被阎王爷用朱笔勾了名字,差点就长生不老。
△徐福出海(图源网络)
秦始皇出于对获得长生的梦寐以求,为了实现自己不死的梦想,派方士徐福率领上千名童男童女,去东海为他寻求不死仙药,然而徐福并未返回。另有方士说能为秦始皇炼制不死丹药,秦始皇信以为真,花了大量人力物力请其为自己炼制不死仙药。但秦始皇追求长生的事,最终以失败而告终。汉武帝曾派人用铜修建了高三十丈、周长为一丈七的承露盘,据说用此承露盘接收来的承露混合玉屑服用可以实现人的长生。同样的结果,汉武帝也以失败而告终。有人说服用金丹可以长生,我国古代有很多位皇帝:如隋炀帝杨广、唐宪宗李纯、唐穆宗李恒、以及明世宗朱厚熜等人,皆因服用含有汞铅的长生不老药——“金丹”中毒而未尽天年。长生不老只是一种美好愿望,但是延年益寿还是可以有许多办法的。比如心境的淡薄、体育运动以及养生实践等等。浮生都是一场梦,有诗云:“枯树重荣事尤异,欲从樵者问长生。”文物艺术品。七零八落的历史碎片,质料、造型、纹饰、文字、甚至伤痕,诉说一个平行世界的故事。每一件器物,都像一卡一顿的语句片段,不吐不快般地表现自己。有时我们叫它们“文玩”,玩的就是这种神秘,玩家想把这些破碎的线索还原成连贯的故事。
《中国器物简史》——由中国民间艺术品收藏评估委员会主任吕少民主持编著——用器物承载那份千古幽思,时而波澜壮阔、时而静水流深,玉器、金属器、陶瓷器、书画家笔墨等,演绎古代宗教、军事、政治、经济、科技、日常生活不同的侧面,又构架出一个动态完整的运动的四维世界。
本书依朝代先后顺序划分为十二章,通过器物演变,将四千余年的中国历史跃然纸上,诉说自夏至清的器物演变与文化变迁,希望从鉴赏角度为艺术品爱好者构建起一个宏观的中国器物史架构。
业内私下有人云:“此书一出,其余拼凑普及读物皆废!”

本作品的著作权等知识产权归中国艺术品鉴定网公众号(微信号:zgyspjdw)所有,转载请联系后台或邮箱(jiandingwang@163.com)获得授权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