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部艺术发展中心成立鸟虫篆艺术研究院
文化部艺术发展中心鸟虫篆艺术研究院批准成立。作为文化部艺术发展中心的直属机构,该院将承担起国家级项目执行单位责任,为传承中国传统文化贡献智力成果。
鸟虫篆是中华民族文化瑰宝,是中国文字艺术的先祖,它源于图腾和甲骨文、金文,因推崇文字艺术,一直伴随着整个篆书时代,是商、周、秦、汉时期中国大地的通用文字,在当时具有领导潮流的作用,作为一种纯粹的审美活动,远不是晋唐以下人所能达到的。近代国学大师郭沫若、容庚、钱存训、陈振濂先生经过大量研究,认为中国的书法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做出了一系列加快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部署。文化部、财政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特色文化产业发展指导意见》,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主持文艺工作座谈会,与艺术家共商文化发展大计。这些举措为传统文化的挖掘、传承带来了新的重要发展机遇,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文化部艺术发展中心鸟虫篆艺术研究院正是在这种大环境下顺势而生。
该院作为鸟虫篆文化艺术发展的传承者,将其功能定位为以鸟虫篆的文化艺术研究创作为中心,集展览、交流、收藏陈列、教学培训、宣传出版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专业齐全,设置完备的新型研究院。以积极的学术作为、丰硕的创作研究成果,发挥国家级团队的引领和导向作用,弘扬中国鸟虫篆文化,重构鸟虫篆文化艺术的辉煌。
该院坐落在风景宜人的北京西山,规划占地十五亩。文化部艺术发展中心任命王祥云先生担任首届院长。
王祥云,云山斋主,现任文化部艺术发展中心鸟虫篆艺术研究院院长,文化部艺术发展中心全国美术考级委员会、学术委员,国家一级美术师。
动承庭训,六岁起随文习字,受古楚文化影响,1964年开始研习鸟虫篆,先后得到中国鸟虫篆艺术研究奠基人、中山大学教授容庚先生,著名学者诗人书法家周退密先生悉心指导。在上海文史馆、湖北、河南等文物研究所探索鸟虫篆古文字研究工作。其作品先后被美、日、韩、丹麦、新加坡、越南等国元首、博物馆、名人雅士收藏。2008年作品《中国友谊源远流长》被日本原首相海部俊树收藏;同年,其作品《学界泰斗,人世楷模》被蔡元培纪念馆收藏;六十米鸟虫篆书法长卷《孙子兵法》,在上海世博会展出引起轰动。2011年书法长卷苏东坡《赤壁怀古》2006年被中美友好大使、著名华裔陈香梅女生收藏。其研究成果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评价。2011年他在上海举办大型展出,2013年参加中国第十届艺术节展出,获得金奖,被国内外多家媒体争相报道,作品被众多爱好者收藏。
2011年出版发行《鸟虫篆发凡》专著,在全国首次对鸟虫篆书法起源、延续、释读、笔法、结体、章法进行阐述,《人民日报》海外版连载《鸟虫篆之美》,向海内外介绍中国传统文化,为普及和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知识,重新认识鸟虫篆的艺术价值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来源/文化部艺术发展中心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