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在线客服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当前页面:新闻 - 详细内容
  • 回归文物彰显强大自信与国力

9月17日,由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主办,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文物交流中心承办的“回归之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流失文物回归成果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

中央编办、最高人民法院、外交部、教育部、公安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务院港澳办、国家文物局等部门相关司室负责同志参加开幕式。

这次展览,国家文物局系统梳理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300余批次、15万余件回归文物情况,统筹调集全国12个省市、18家文博单位的600余件文物参展,可谓举全国文博单位之力参与筹备,其背后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

“回归之路”展览展出包括伯远帖、五牛图、王处直墓浮雕石刻、龙门石窟石刻佛像、秦公墓地金饰片、皿方罍、圆明园青铜虎鎣、曾伯克父青铜组器在内的珍贵文物。

当这些珍贵文物回归,展现在国人眼前时,国人才真切地感受到中华文化的深厚和璀璨。看着这些文化瑰宝,视觉被触动、血脉里的民族文化基因被触发,国人心中的文化自信无疑能够获得提升。

伯远帖

五牛图

秦公墓地金饰片

圆明园青铜虎鎣

除了文物展示,展览还讲述了25件(组)具有代表性的精选文物的回归案例,这一展览内容反映了重要的讯息。在文物追索的过程中,我国政府在国际公约的框架下,与20多个国家就流失文物追索和返还签订双边协议。

我国迄今最大规模的流失文物追索案例——1995年3400余件中国文物被走私贩运至英国的案例中,一开始,英国皇家检察院以文物走私发生地不在英国为由,决定不予上诉。随后,伦敦地方法庭更是决定将查扣文物判还走私嫌疑人。面对这一不利局面,国家文物局将案件移交英国上诉法院。在司法和国际舆论的压力下,嫌疑人最终愿意庭外和解。

从英国追索回的文物

利用外交推动流失文物追索和返还,文物归还的“中国声音”显著提高。坚定地要求文物归还,为我国在国际社会塑造了一个自信、不屈的形象。回归文物的展示,更是彰显了我国日益强盛的国力。

这次的“回归之路”展览表明,文物不仅是艺术品或历史见证物,站在国家的高度,文物还是国家强大的象征。

正如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指出,流失海外中国文物是我国文化遗产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文物的聚散回归,与国家治乱兴衰息息相关,紧紧牵动中华儿女心弦。

保护文物,共建国家兴盛,是千千万万中华儿女的追求。

原创内容,欢迎转发分享!


中国艺术品鉴定网组织业界专家,经过十几年的积累和完善,编纂国内首套“艺术品鉴定丛书”,旨在向大众提供包含艺术品鉴定、收藏、欣赏等多重功能的专业著作,与社会各界共同守护我国艺术瑰宝。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上一篇: 创艺术品金融化 促粤港澳大湾区文化繁荣 - 2019.09.24
下一篇: “炒鞋”给艺术品行业带来哪些启示 - 2019.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