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在线客服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当前页面:图片新闻 - 详细内容
  • 2020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介绍

ZSEM26: 36 银质鎏金面饰


藏在博物馆里的东汉大墓
江苏徐州土山二号墓


发掘单位:

徐州博物馆(徐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项目负责人:

耿建军

土山二号墓1977年发现至今,历经了三代考古人40余年的发掘历程,发掘工作从室外考古转为室内考古,从田野考古发掘转为发掘与保护、展示并重,是我国考古发掘工作理念转变的缩影和范例。本次发掘厘清东汉早期诸侯王陵墓的营建过程、建筑结构及建造方法等诸多问题;证实东汉诸侯王与王后并穴合葬的形式,并首次发现较为完整的东汉诸侯王彩绘漆棺,明确东汉诸侯王(后)使用双层套棺的棺椁制度;东汉墓葬的封土中发现大量西汉封泥,全国罕见,是一批重要的封泥文字资料;时代为东汉早中期,墓主以刘英可能性最大。


东回廊和北回廊清理后(东北-西南)

东回廊漆棺内出土琉璃棋子

封泥


十六国时期高等级墓葬
陕西西安少陵原十六国大墓


发掘单位:

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

项目负责人:

王艳朋

本次考古发现的三座墓葬,规模巨大、形制特殊、结构完整,又出土土雕建筑模型、巨幅壁画且皆为两室以上的大墓,应是十六国时期高等级墓葬,对研究十六国时期大型高等级墓葬的分布、结构等中国古代陵墓制度考古具有重大价值。三座墓葬尤其是焦村M25与中兆村M100不论从整体形制、布局到随葬器物既有显著的中原传统汉文化特点,又具有少数民族文化特色,为研究文化交流、民族融合提供了新的资料,体现出中原文化强大的辐射力及影响力。本次发现的彩绘土雕建筑,是目前考古发现的最接近中国传统古代土木建筑原型的实例。


墓道上方土雕建筑全景

第二土雕建筑南面

鼓吹仪仗


吐蕃化的阿柴王陵
青海都兰热水墓群2018血渭一号墓


发掘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项目负责人:

韩建华

2018血渭一号墓的考古发掘,是多单位、多学科合作的成功典范。通过区域调查为热水地区的聚落形态探索提供新视野。通过科学发掘,确认该墓为热水墓群发现的结构最完整、体系最清晰、墓室最复杂的高等级墓葬,是热水墓群墓葬考古研究的重要发现。其中发现的墓园祭祀建筑、殉牲坑、五神殿的墓室结构、壁画、彩棺,还有出土的大量精美遗物等,为研究唐(吐蕃)时期热水地区的葬制葬俗及唐帝国与少数民族关系史、丝绸之路交通史、物质文化交流史等相关问题具有重要价值。根据出土印章释读可知,墓主人外甥阿柴王,这是吐蕃时期吐谷浑与吐蕃的政治联姻而形成的甥舅关系。


银印章(外甥阿柴王之印)

金容器及装饰品

人形像金箔



白山黑水 “东夏南京”
吉林省图们市磨盘村山城遗址


发掘单位:

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项目负责人:

安文荣

2013年至2020年,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磨盘村山城遗址进行了连续8年的主动性考古发掘工作,累计发掘面积6405平方米,共清理城门3座,角楼1座,解剖墙体6段,发掘院落、大型建筑基址、小型房址、排水沟渠、灰坑等遗迹近80个,出土各类遗物5000余件。通过发掘,确认该城晚期为金元之际东北地方割据政权东夏国南京城故址,早期或与大祚荣“遂率其众东保桂娄之故地,据东牟山,筑城以居之”的渤海立国之城有关。通过发掘,初步架构起山城始建、使用、废弃、沿用的过程,确认遗址主要包含两期文化遗存,晚期遗存为金元之际东北地方割据政权东夏国南京城故址,早期遗存或与大祚荣“遂率其众东保桂娄之故地,据东牟山,筑城以居之”的渤海立国之城有关。


20号建筑基址(东夏)

1号院落(东夏)

东区建筑群平面布局示意图(早期遗迹)

(十大考古办公室)

来源:国家文物局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上一篇: 文化和旅游部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参观《复兴之路》基本陈列 召开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学习会议 - 2021.04.14
下一篇: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召开常委会议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革命文物工作的重要指示 研究部署全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作 - 2021.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