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在线客服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当前页面:活动 - 详细内容
  • 八大山人和石涛的书画缘

八大山人和石涛和尚是中国书画史上两位杰出的书画僧。他们同是明朝宗室后裔,却天各一方,只是,彼此非同寻常的艺术创造力,却使两位巨匠结成一段神交奇缘,从而流传出中国近代绘画史上的一段美谈佳话。

  

清初画坛巨匠石涛,自康熙三十一年冬(1692)到扬州定居,直至康熙四十六年(1707)逝世,在扬州生活了15年。在这15年中,石涛的绘画艺术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也正是这期间,石涛与同时代的大画家八大山人结下了情深意笃的书画缘,在中国近现代绘画史上传为佳话。

  

共同的命运

  

石涛和八大山人都是明朝宗室后裔、末代王孙,共同的命运使他们与书画结缘。石涛是广西全州人,原名朱若极,是前明靖江王王赞仪的第十代孙。石涛五岁时,南明弘光政权覆灭,唐王朱聿键监国于福州,可这时广西的靖江王朱亨嘉(即石涛生父)也冒失地自称监国,半年后被唐王部将所杀。时石涛年幼,由王府中太监背走,逃至武昌剃发为僧,浪迹天涯,拜名僧旅庵本月和尚为师,开始学习绘画。八大山人原名朱耷,长石涛十六岁,于明天启六年(1626)出生于南昌弋阳王府,为朱元璋第十六子小宁王朱权的后代。南昌弋阳王府为世代尚文的书画世家,朱耷自幼就受到良好的艺术熏陶。然而,随着闯王进京、崇祯皇帝自缢煤山和清军大举南下,占领南昌,明朝宗室遭受了清军追杀,朱耷只得东躲西藏,二十三岁时不得不削发为僧,遁入山门,一边静心修禅,一边作诗作画,满腔悲愤形诸笔墨。三十年之后当了一段云游画僧,又佯狂还俗,回到南昌,在他五十九岁时,开始用“八大山人的书画题款。此时他的书画艺术已具有很高的造诣,特别擅长于花鸟画。两人的经历何其相似乃尔,这是因为命运注定了他们将随着明朝的兴衰而沉浮。

  

书画结缘

  

两个生不逢时的画僧,天各一方,山高水远,他们的书画缘怎么结下的呢?这就要归功于画商从中牵线搭桥,使石涛未见八大山人其人而见八大山人其画。八大山人入世还俗以后,生活来源主要靠替人作画或卖画度日,因为这个原因,八大山人也结识了不少书画商人。那时的南昌书画市场还没有完全形成,而扬州作为全国的商业中心,经常有盐商富豪委托书画商到南昌购买“江西画派八大山人等人的书画作品。康熙二十五年(1688),八大山人当时寄居在南昌的北兰寺,靠为寺院绘制壁画糊口,八大山人通过他人结识了既是书画鉴赏家、又是画商的方世琯。此人是安徽歙县人,久居南昌,而且经常往返于扬州和南昌之间。方世琯与当时的南昌书画名士交往非常频繁。八大山人认识方世琯之后,经常到他在南昌的寓所水明楼,将自己的作品转手卖出。后来,八大山人又通过方世琯认识了一个住在南京的画商程京萼。程经常往来于扬州、南京和南昌之间,将买主所定下的画题与绘画材料转达给八大山人,并代买主预付润笔费用。当时八大山人的画名已“名满天下,从扬州慕名前来的朋友也很多,其中有一位叫李彭年的买主,每次有熟人来江西,都会托人捎钱求八大山人的字画,李本人也经常往来于南昌、扬州,和石涛交往密切,石涛曾为他画过《松庵读书图》。八大山人的书画作品经画商源源不断地带到扬州以后,在当时的书画界产生了巨大影响。在康熙三十八年(1699)前,八大山人和石涛虽未曾谋面,但石涛对八大山人的情况已经有所了解。早在康熙三十三年(1694),石涛在给一本册页所写的题跋中,一口气数出他所知道的同时代的画家九人,对南昌八大山人的评语是“淋漓奇古,这一评语是允当的。可见石涛对八大山人的书画作品是熟悉的。

  

情牵“大涤堂

  

石涛在知道了八大山人有关情况后,对这个和自己有着一样身世的前明遗民画家越来越关注,并最终通过书画、信件往来而成神交。康熙三十五年(1696)春,八大山人书写《桃花源记》一段寄给扬州,请石涛补图,石涛接着补画山水,并题识一段成卷。秋天,石涛在扬州画《春江垂钓图》寄赠八大山人。两年以后,石涛在八大山人七十岁时画的《水仙图》卷上题诗一首:“金枝玉叶老遗民,笔耕精良迥出尘;兴到写花如戏彩,眼空兜率是前身。诗后又题写了一段跋文:“八大山人即当年雪个也,淋漓仙去,余观偶题。清湘瞎尊者济,大涤堂下。原来石涛以为八大山人已经去世了,后来知道自己搞错了。石涛又写信给八大山人,请他为自己在扬州新建的“大涤堂作画,这封信就是委托扬州的李彭年带到南昌交给八大山人的。康熙三十八年(1699),石涛收到八大山人创作的《大涤堂草图》非常高兴,兴致勃勃地在上面作了一首长诗,对八大山人的人品和书画给予了由衷的赞叹与评价。

  

石涛曾经在一幅山水画上,画自己坐在船头,并题上“我坐小舟惟自对,哪个不忆个山僧的诗句,寄托了与八大山人之间的深情厚意。(扬州日报)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上一篇: 文化部艺术发展中心艺术品鉴定评估工作委员会委员著名油画家陈建中油画展 - 2014.04.16
下一篇: 陈建中五十年回顾展 - 2014.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