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在线客服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当前页面:活动 - 详细内容
  • 【艺界动态】| 文化部明确传统工艺工作站设立目标和原则 中国艺术品鉴定网/采编

每天60秒,艺界大事看个够!

 

2016421日 星期

丙申年三月十五

北京:多云 15~29

上海:多云 14~22

广州:小雨 23~24

 

 


文化联播

 

 

一、为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关于振兴传统工艺的要求,支持企业和地方开展合作,在实践中探索振兴传统工艺的有效措施,日前,文化部分别在新疆哈密地区、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召开会议,支持两地传统工艺工作站的建设工作,并且进一步明确了传统工艺工作站设立的目标和原则

 

二、2015年下半年启动的明中都皇故城遗址中轴线考古勘探发掘工作目前基本完成,发掘面积约1800平方米,中轴线项目修复工程将重现明代“紫禁城”面貌,建成后将与北京故宫、南京故宫一起形成“两京一都”格局

 

三、香港康乐及文化事务署日前宣布,其主办的第七届“中国戏曲节”将于6月17日至8月14日举行,为观众献上多元化的节目,共展演7台不同剧种的精彩舞台演出,当中包括重点推介“纪念汤显祖逝世400周年”的昆曲清唱及昆剧演出,还有迎合猴年的“南北猴戏”系列。

 

 

艺界纵览

 

一、4月18日,中国唯一以陶瓷命名的多科性本科高校——景德镇陶瓷大学在“瓷都”景德镇正式揭牌。

 

二、美国布兰迪斯大学玫瑰艺术博物馆协同美国国务院教育与文化事务局日前宣布,洛杉矶艺术家马克·布莱德福特(Mark Bradford)将代表美国参加2017年威尼斯双年展

 

三、美国当地时间18日下午3点,2016年第100届普利策新闻奖(Pulitzer Prizes)获奖名单在哥伦比亚大学公布。其中,“突发新闻摄影奖”和“专题摄影奖”分别由《纽约时报》摄影记者和《波士顿环球报》摄影记者获得。

 

-《纽约时报》获奖作品《欧洲难民迁徙》-

 

 

展讯速递

 

 

一、【重庆】“紫玉金砂——无锡博物院藏紫砂艺术展”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展出,本次展出明清至近现代工艺大师100件作品。此次展览展期为4月16日至8月28日

 

-紫玉金砂——无锡博物院藏紫砂艺术展海报-

 

二、【香港】2016-05-06 - 2016-06-11香港凯伦伟伯画廊呈献表面变换:德国艺术家联展」— Willi Siber,Angela Glajcar,Udo Noger和Tina Buchholtz。展览聚集了来自同一文化背景然而有不同艺术背景的艺术家

 

三、【东京】“中日合和”2016中日书法艺术大联展于6月07日至6月13日在全日中友好会馆展出

 

-“中日合和”2016中日书法艺术大联展海报-

 

 

文艺杂谈

 

 

一、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18日在京公布第十三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2015年我国成年国民综合阅读率为79.6%,较2014年上升1.0个百分点;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58本,比2014年增加0.02本;人均每天手机阅读时长为62.21分钟,比2014年增加28.39分钟;人均报纸阅读量和期刊阅读量均有所下降

 

二、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近日对宁乡狮北墓群进行发掘,截至目前,现场已发掘汉代墓葬13座,出土器物150余件(套)。这些器物种类繁多,反映了西汉至东汉时期长沙地区历史文化面貌和丧葬习俗。

 

三、如梦如幻的“万年冰洞”,位于山西省宁武县的万年冰洞形成于新生代第四纪冰川期,距今已有300万年历史,冰洞深100余米,分上下五层。洞内四壁皆冰,常年不化。

 

 

 

 

今日艺术品鉴

 

 

 

 

白陶刻饕餮纹双系壶

商,高22cm,口径9.2cm,足径9.2cm,故宫博物院藏

 

 

壶口微内收,口以下渐广,下腹饱满,圈足。肩对称置圆孔系。与系对应的圈足上有两个圆孔。通体雕刻饕餮(tāo tiè 音涛帖)纹,图案清晰,雕刻技法娴熟。堪称商代晚期白陶的代表作。这件白陶壶原本破碎,现已修复。白陶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就已出现。至商代,由于烧成温度提高,原料的淘洗亦较精细,致使白陶质地更加洁白细腻。商代早期白陶器形以鬹(guī音归)、盉(hé音禾)、爵为主,纹饰有人字形纹、拍印的绳纹和附加堆纹等。商代中期,器物增加了豆、罐、钵等,其装饰除少数绳纹外,以素面磨光为多。商代后期是白陶烧制的鼎盛期,在黄河流域的商代晚期遗址与墓葬中均发现不少白陶,其中以河南安阳殷墟出土的白陶最具特点,器物有觯(zhì音制)、壶、尊、卣(yǒu音有)等酒器和鼎、豆、盘、簋(guǐ音轨)等食器。纹饰常见有云雷纹、漩涡纹、饕餮(tāo tiè 音涛帖)纹、蝉纹、曲折纹、夔(kuí音奎)纹等。特别是将细腻的雕刻作为白陶的主要装饰技法,显示了商代后期白陶的高度发展水平。饕餮(tāo tiè音涛帖 )是古代传说中一种贪食的恶兽,商周时期的青铜器上多用它的头部形状来作为装饰,称“饕餮纹”。用“饕餮纹”来命名青铜器上的这种图案化的兽面始于宋代的《宣和博古图》。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上一篇: 【艺界动态】| 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暨长征题材文艺创作研讨会举办 中国艺术品鉴定网/采编 - 2016.04.20
下一篇: 你适合哪种手镯? - 2016.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