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丝”沿线国家文化特展诉“丝路情缘”
“‘一带一路’合作构想应该从文化交流开始,尤其是大众文化,帮助普通百姓相互了解彼此国家的文化。”阿拉伯埃及共和国驻华大使馆文化教育处文化参赞侯赛因·伊卜拉欣8日如是说。
当天,作为第十四届亚洲文化艺术节“艺术博览”板块的重要活动,“蔚蓝丝路—海上丝绸之路文化特展”、《丝路帆远》中国海上丝绸之路文物精品图片展亮相福建泉州,逾30个国家携250件(套)展品参展,从文化交流的视角,展示“海上丝绸之路”文明轨迹及沿线各国的风土民情,表现各国往来交流的和谐关系。
在展厅现场,侯赛因·伊卜拉欣为观众介绍“埃及纸莎草画”,这种以埃及人思想和生活日常为主题的纸画自古流传,至今仍被民众喜爱。他学自于北京语言大学的流利汉语,令前来参展的中国文化部副部长丁伟连连称赞。
“这是埃及在中国‘一带一路’框架下的第一个文化展,我们高度重视。”他说,世界上最长经济走廊计划以及来自中国的利好,将为沿途国家带来更好发展,注重于普通民众的良好沟通更有助于“一带一路”政策推行。
站在自己的参展画作前,美术家、光明日报记者郭红松也为记者讲述了一段他与也门艺术家的“情缘”。2009年,他随文化团组参访也门,创作了一系列反应也门文化遗址、自然风光的油画作品,并与也门画家哈吉姆合作完成油画《萨那老人》。
安卡拉老城里的土耳其妇女、街头弹唱艺人,皆入画中。让郭红松难忘的是,在有如“一千零一夜”般陌生异域的安卡拉,仍常常能遇到也门人在贩卖中国服饰、玩具等商品。
“中国政府历来重视与世界各国的人文交流,但民间自发的市场行为,早已先行一步而且如鱼得水。”郭红松说,在哈吉姆的艺术世界里,也门老人在中国长城前悠然自处,足可证两国情谊。
“海洋文化已融入缅甸传统艺术。”缅甸驻华大使参赞杜宁宁敏指着身上民族服饰的波浪纹饰说,“对于富有亚洲文化和传统的缅甸来说,‘一带一路’会带来非常重要的发展机遇。”
“推进民心相通今天仍是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东盟中心秘书长杨秀萍说,2015年底东盟将建成共同体,尤其是生活文化共同体的建成,将为中国—东盟合作增添新的活力,2016年迎来中国对东盟建立对话关系25周年,双方应抓住机遇,不断深化战略伙伴关系。(文:林春茵 来源: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