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在线客服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当前页面:论坛 - 详细内容
  • 大场面的“书写”——小篆

      中国文字发展到小篆阶段,逐渐开始定型(轮廓、笔划、结构定型),象形意味消弱,使文字更加符号化,减少了书写和认读方面的混淆和困难,这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运用行政手段大规模地规范文字的产物。作为一种规范化的官方文书通用字体,其在庄重的场合被大量使用,大至国家之玺,小至个人之印,而篆刻艺术能历久弥的原因正是在篆书的基础之上不断推陈出新。


泰山刻石(局部)

      与甲骨文、金文相比,篆书具有这样一些基本特征:字形修长。而且紧画 向下引伸。构成上密下疏的视觉错感。这与自上而下的章法布局也有关系。线条匀称无论点画长短。笔画均呈粗细划一的状态。这种在力度。速度都很匀平的运笔。给人以纯净简约的美感这两种特征。加之字体结构的趋简约固定的倾向。小篆书体的章法布局更能形成纵横成行的序性。秦篆有圆笔方笔之别。圆笔以秦刻石为代表。方笔以秦诏版权量为代表,为秦篆之俗体。


峄山刻石

秦诏版拓片

秦两诏铜斤权

秦阳陵虎符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上一篇: 刻“古”铭“新”——金文与书法艺术 - 2014.11.15
下一篇: 西方油画人物 - 2014.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