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刻“古”铭“新”——金文与书法艺术
文字的载体由甲骨向青铜器转变,这一巨大改变开启了中国书法的历史。如此,金文可以视为中国书法的鼻祖。

散氏盘及铭文拓片


宗周钟及局部铭文

金文脱胎于甲骨文,但又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与甲骨文相比,甲骨文笔道细、直笔多、转折处多,为方形有所不同,金文笔道肥粗,弯笔多,团块多。我们从书法的角度来看,这可不仅仅是“书写”材料的转变,它还隐含着文字“书写”方式的转变,在这之前的最主要的“书写”方式是契刻,之后最主要的“书写”方式则是青铜器铸造,而铸造的前提是书写,铸造是对书写的再现。因此,我们也可以说,这时的主要书写方式是书写。那么,从书法的角度来看,就存在着从契刻风格向书写风格的转变。

散氏盘及铭文拓片


宗周钟及局部铭文
虽说金文被视为书法之鼻祖,但它随着历史的发展,逐渐被淘汰,不及碑文传世的多,但越是稀少,越显得珍贵。现存的诸多青铜器对中国书法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因铸于青铜器,它比书于竹简布帛上的文字更垂久远,因此对后代书法有更大的影响。青铜器与书法艺术有如此渊缘,其对中国文字和书法的发展所产生的作用是不容忽略的。

越王勾践剑所刻铭文
“钺王鸠浅,自乍用鐱”
“钺王鸠浅,自乍用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