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在线客服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当前页面:论坛 - 详细内容
  • 范扬属于哪类画家?

    艺术批评如果只有满篇褒词,毁掉的不仅仅是艺术批评者,更是整个艺术

艺术批评不是艺术家的同声传译,也不是道德审判,更不是人身攻击。艺术批评需参考艺术家创作生涯的艺术品,进行全面考虑,反映较为客观公正的艺术家艺术水平,艺术品是艺术家艺术灵魂的体现,摒弃那些掩盖艺术品价值的例如市场、金钱等因素,让艺术回归单纯,让艺术批评回归真实。

例如当下艺术品市场中,范扬的书画作品出镜率较高,作品价格不菲,但其不同创作阶段的作品水平风格不同,其作品在艺术品市场价格就值得掂量一番。 

    范扬,当代书画家,代表作品有释教人物与写生景物。作品用墨大胆、兼工带写。早先人物画以工笔为主,世纪之交,风格转变,人物写意、注重速写手法的融入;风景强调写生,凸出浓墨重彩,花鸟展现出写实与写意相结合的理念。

 

1994年 《唐人诗意图册》之《采莲曲》 范扬

    范扬的早先人物画较多以古人物为主要绘画对象,工笔中尝试没骨笔法的加入。人物的面部形象多用细笔勾勒,身形衣饰着笔较多,面部表情呆滞。工笔线条细腻,画面时常能见到有些许写意的影子,但工笔与写意时有协调不当之感。


2006年 《秋山图》 范扬

    二十一世纪头十年,范扬风格转变,景物倚重写生,山水与禅意人物结合。景物在写生的基础上,重塑笔墨,大胆用色,在以往细腻用笔基础上引入雄浑风格,将景物实体朝山水意趣发展,速写手法的运用在大量作品中有所体现。作品中草木的用色层次比早先作品清晰,其掌控水墨得到提升,皴、檫、点、泼等技法的综合运用使风景写意更贴近自身创作理念,画面整体留白处的把握更为恰当,画面的整体感更强。但总体来看,景物仍旧缺乏灵魂,随意多于诗意,物形构造与情感表达结合程度有限。


2006年 《说禅图》 范扬

    将禅意渗透到画面是其人物画创作中的理念,这种理念在表现山水与花虫鸟兽时也有反映。人物画主题多为释教人物,故事性不强,旨在通过画面展现禅意,线条勾勒五官,展现人物禅悟神态;皮肤颜色与衣饰颜色(红衣较多)形成强烈反差,映衬人物内心世界。人物表情较为单调,多呈严肃表现,背景山水不追求古法布局,人物相对背景山水更为独立,成为画面主体。严格说来,此时期的人物画少禅意、无禅趣,禅意基本停留在字面上,没有从画面自然流露。


2010年 《蝶恋花》 范扬   

    花鸟画保留了以往工笔作品中的笔墨特色在表现自然谐趣时,把写意与工笔有意识协调,与早先较为凝固状态的物体相比,产生了动态的感觉。花鸟的“激活”使整体画面的情感表现更加充实、内涵变得更加丰富。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此时期的花鸟画极力尝试融入禅意,但细腻线条限制了恣意放纵,寻求写意却又牵绊太多,犹豫在工笔与写意之间,导致兼工带写的效果没有得以很好呈现,本打算暗喻“禅是一枝花”,却成了彩色动植物标本示例图。


2014年 《纽约市长乘地铁》 范扬

    二零一零年至目前,范扬画作题材增加的同时,贴近生活是其众多作品中的共同点。禅意在人物画中不仅仅固定在释教人物上,其边界开始模糊,在不同人群中都有体现。花鸟题材变化不多,但禅意更浓。


2013年 《飞天之三》 范扬

2012年 《农民工》 范扬

2013年 《霞光引得蝶飞来》 范扬

2011年 《伏虎罗汉》 范扬

2011年 《篁村》 范扬

从名山大川到民居村落,山水意趣中带有的生活气息更明显,将对自然的审美投放在画面里。人物画追求飘逸与禅趣,人物表情开始多样化,笔墨立意大巧若拙。释教人物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宗教器物及礼仪出现减少,画面呈现更多的是生活化的神灵,举止、用具与常人一般,但神态却鲜明反映出禅悟的苦与乐。在相关现实题材的画作中,上到国家大计,下到个人行为,涉及到生活各个层面,普通人与明星在其笔下都饱含生活气息,速写配水墨是此时期其塑造人物的主要特征。花鸟画沿袭了其以往的技法,由仿古向追古转变

    古代画家注重诗书画印一体,画面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厚的绘画功底,与当代一部分心浮气躁和投机取巧的书画家相比有着天壤之别。所以我们在欣赏和购藏当代艺术家书画作品时,一定要着重考虑其作品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切不可仅凭名气来购藏作品。(文/玉佳 本站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上一篇: 490余件珍贵文物再现“丝路”风采大型文物展览“丝绸之路”国博开幕 - 2014.11.08
下一篇: 收藏艺术品选对,胜过买贵交学费 - 2014.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