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在线客服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当前页面:论坛 - 详细内容
  • 一周各地文物动态摘编(3.4-3.10)

来源:国家文物局

北京

万宁桥一期修缮工程完成

近日,北京市文物局透露,2022年,万宁桥一期修缮工程完成,日前,安全拆除桥体东侧附着的自来水管道及通讯光缆管道,更好展示其全貌。万宁桥位于地安门外大街中部、什刹海东岸,南北跨越于玉河水道之上,是北京中轴线上最为古老的桥梁。北京将继续完成桥体修缮及周边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真正实现让市民游客亲近文化遗产。

天津

黄崖关长城完成本体修缮

近日,黄崖关长城本体修缮、环秀湖国家湿地公园等项目竣工。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天津段)建设进展迅速,年底前将有7个重点项目完成。黄崖关长城保护展示园项目正在进行规划,包括黄崖关长城综合博物馆提升改造和5A景区标准展示提升工程。下一步将加快重点项目建设,开展长城文化(文物)价值研究,举办相关文化旅游活动,加大宣传推介力度,保护好、传承好、展示好长城文化和长城精神。

山西

山西运城发现仰韶文化晚期重要遗存

近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透露,山西省运城市夏县辕村遗址发现仰韶文化晚期重要遗存,为研究晋南地区仰韶文化发展、演变、消亡提供了实物资料。2022年,辕村遗址进行了全面调查和勘探,在其北部发现仰韶文化晚期遗存,以及仰韶文化中期环壕,壕内面积约45万平方米,是目前环盐湖地区发现的同时期面积最大的核心聚落。主要发现仰韶文化晚期灰坑、房址、陶窑,出土大量陶器、骨器、玉石器和动物骨骼等。其中,长筒罐残片较多,初步推测可能与储存盐有关,为探索文明起源和早期发展进程中盐业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新线索。

浙江

浙江启动革命文物进高校巡展

3月9日,“红船从‘浙’里起航——革命文物进高校”大型巡展在浙江大学启动。展览由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浙江省教育厅、浙江省文物局主办,浙江省博物馆等承办,分为“革命火种在‘浙’里燃起”等四个单元,展出了陈望道译《共产党宣言》第一版等100件革命文物,讲述中国共产党在浙江的百年风华。“红船从‘浙’里起航”数字云展同步上线,通过“定制式展陈+数字云展+配套展教活动”,让革命文物走近青年。展览还将走进浙江音乐学院等50所高校。

山东

“靖远”舰遗址水下考古发现大口径炮弹

近日,北洋海军“靖远”舰遗址的第一期水下考古调查成果公布。该遗址位于水下6至8米,面积约850平方米,发掘出水各类文物201件,两箱完整的哈乞开司37毫米炮弹为国内首次发现,一枚210毫米克虏伯炮弹是迄今为止水下考古发现口径最大的炮弹。2022年,为探明威海湾甲午沉舰现状,山东省水下考古研究中心联合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等机构开展了“靖远”舰遗址水下考古调查工作,基本摸清其保存现状和埋藏深度,确定其分布范围。一批新出水的沉舰遗物,对研究甲午海战历史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也为深入研究近现代沉舰遗址的保护工作夯实了基础。

河南

2022河南考古新发现论坛举办

3月8日,2022河南考古新发现论坛举办。该省围绕“夏文化研究”“中原地区文明化进程研究”等“考古中国”重大研究项目取得了重要进展,郑州商都遗址金覆面体现中西文明交流,安阳八里庄遗址新发掘填补豫北地区新石器时代中期文化空白,开封州桥及附近汴河遗址填补中国大运河东京城段遗产空白……这些考古发现从新石器时代延续至明清,涉及遗址种类多样,内涵丰富,再次实证中原文明一脉相承、没有间断的特征。

河南打造文物建筑保护科创平台

3月6日,河南省文物建筑生物病害防治研究基地(登封工作站)、河南省文物建筑保护研究院登封综合科研基地挂牌,致力于防治生物病害对文物建筑的影响,提升综合科研水平。近年来,河南在文物建筑保护技术、生物病害防治、壁画保护、古树名木保护等方面加大科研力度,做到产研一体化。基地设立后,将尽快整合资源,强化科研,在依托河南文物资源开展工作的同时,关注全国相关领域的前沿理念和技术,努力走出一条省市县联合开展研究的新时代文物保护之路。

湖北

石家河古城最新考古成果发布

近日,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公布,首次确认石家河古城由内城、城壕、外郭城构成,面积近350万平方米,为长江中游同时期最大的古城,与良渚古城规模相当。新发现古城水利系统,以及大型建筑基址,初步推断为宫殿式建筑,出土陶器、石器、玉器、稻谷等重要史前遗存。为进一步研究石家河古城及长江文明进程,提供了全新的重要材料。

曾侯乙编钟复制件音源首次被数字化保存

近日,“传统器乐数字化”项目完成对曾侯乙编钟1:1复制件的音源采集,“古代乐器之王”在数字世界中被“敲响”,音源有望永久保存。曾侯乙编钟原件自1978年出土以来,只奏响过3次。经国家文物局批准,截至目前共制作了6套复制件。项目组高标准、高精度采集制作了完整的编钟音源,包括64个钟体正击和侧击位,总计613条有效单音音源。这是曾侯乙编钟复制件面世以来首次对其进行系统化、高精度的数字采样和还原,通过数字化保存让千年古乐重获新生。

四川

三星堆探索人机协同智能文物修复

近日,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与腾讯SSV数字文化实验室签约,正式启动项目合作,以三星堆为试点,尝试通过人机协同AI智能的方式辅助文物修复工作。首期试点修复顶尊跪坐人像和青铜大神兽。在保留文物出土信息的基础上,利用计算机视觉、AI技术突破传统保护修复手段的局限性,以移动传送形式实现文物及其碎片信息采集、整理的智能化协同,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协助,为文物的认知、保护、复原、研究、展现和传播提供更丰富的技术选择。

云南

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太和城遗址考古工作站挂牌成立

近日,“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太和城遗址考古工作站”在大理太和城遗址南诏德化碑公园正式挂牌成立,将推动该遗址的考古发掘、资料整理、出土文物保护、多学科研究、遗址保护管理和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创建。太和城遗址是唐朝时期我国西南边疆地方政权南诏的三座都城中保存最为明显、完整的城址,是见证大理文献名邦的独有记忆和标识。

甘肃

《甘肃省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管理办法(试行)》出台

近日,甘肃出台《甘肃省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管理办法(试行)》,同时启动第一批重点科研基地申报工作。该办法共设六章30条,由总则、管理机构与职责、申报与认定等6部分组成。甘肃省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实行“立足特色、突出优势、合理布局、有进有出”的管理原则,主要任务是根据全省文物保护利用需求,在重点科技领域和方向上开展基础性工作和创新性研究。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上一篇: 文物艺术品治理体系践行互助 - 2023.03.13
下一篇: 从两高报告看文物和文化遗产司法保护新实践 - 2023.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