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在线客服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当前页面:吕少民说玉 - 详细内容
  • 健全艺术品鉴评体系,迈入艺术金融


    近日,针对当前艺术品金融化瓶颈问题,中国艺术品鉴定网评论员专访了文化部中国民间艺术品收藏评估委员会主任吕少民。

 

中国艺术品鉴定网:中国艺术品金融化之路为什么这么难走?从“艺术品份额化”,“艺术品信托”、“艺术基金”,“艺术众筹”,以及艺术品租赁形式为主的“艺术银行”等来看,艺术金融化发展举步维艰,陷入发展瓶颈。您认为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吕少民主任
:从长远来看,这些艺术金融机构的发展方向正确,但现阶段还面临许多问题,最关键的问题是人们对艺术品的认识不够,对艺术品真伪判断不准确,艺术品价值评估体系不完善。


 

艺术品金融化需要完整的艺术生态链

    艺术品金融化之所以陷入瓶颈,最大的原因是艺术生态链的不完整,其中最突出的问题是艺术品鉴定评估体系的缺失。而大部分艺术金融机构缺乏艺术专业素养,对艺术品的概念把握模糊,对艺术品真伪、价值评估不准。

 

中国艺术品鉴定网:您认为什么是艺术品?


吕少民主任
:艺术品是具有原创性、唯一性与唯美性的艺术作品,很多人把艺术品的仿制品、复制品也当做艺术品来进行交易,由于金融机构把握不准确,当这些工艺品被当做艺术品进行交易时,价格评估越高,承接者亏损就越大。这使艺术品陷入交易与否的两难局面。

 


中国艺术品鉴定网
作为中国民间艺术品收藏评估委员会主任,您认为怎样能打破艺术品金融化?

吕少民主任:艺术品金融化需要专业的鉴定机构。

    艺术品真伪难辨是导致艺术品金融出现瓶颈的罪魁祸首。艺术品的真伪不能确定,金融机构就不能顺利地进行交易。艺术品市场鉴定机构林林总总,但真正具备鉴定资质的鉴定机构凤毛麟角,导致艺术品市场良莠不齐、杂乱无章、假证横飞,极大破坏艺术品市场的透明公正。只有建立公平公正的艺术品鉴定机构,确立艺术品鉴定基准、才能健全艺术品市场,方能打破艺术品金融化的瓶颈。

 

 

艺术品金融化需要专业的评估机构

    艺术品价格难评估一直是阻碍艺术金融化的前进道路的关键,之所以艺术品价格难以评估,确实是因为艺术品价格的判断具有不确定性,缺失相应的评估标准。除了国家文物局公布的限制出境的385名书画家作品以外,什么才是真正有价值的书画艺术品?对于其他数以万计的艺术家作品价格怎么判定?价格评估过高,承接者亏损越大,价格判定过低,持宝人不愿出手。要打破这个僵局,急需要具有社会公信力、具备专业素养的鉴定评估机构建立艺术品价格评估基准对艺术品的价格进行判定。

 

 
打破艺术品金融化瓶颈
          长期实践中建立起的社会公信力是鉴定评估机构的基础,国家授权赋予的鉴定评估权利是其保障。

     吕少民主任最后提到打破艺术品金融化瓶颈的关键是艺术金融机构通过与权威的鉴定评估机构建立合作机制,是艺术金融化的必经之路。此举将解决艺术品鉴定评估难题,大大降低交易双方的投资风险,使更多投资者放心参与艺术金融行,深入拓展艺术品金融之路,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上一篇: 媒体聚焦“市场流通艺术品:108件有107件假货” - 2015.02.12
下一篇: 中国网事:盘点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六大文化关键词 - 2015.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