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在线客服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当前页面:吕少民说玉 - 详细内容
  • 第二讲第三节:壶形的变化

二、器形

(一)、我们回顾一下上次讲座所讲的传统紫砂壶的器形分类 :光货、花货、筋瓤货

光货:指壶身为几何体、表面光素的紫砂壶。
 

花货:把天然界、动植物界的天然形态用浮雕、半浮雕等造型装饰设计成仿生形象的茶壶。

筋瓤货:仿生活中瓜果、花瓣的筋囊和纹理,将壶体的俯视面分为若干等份,把生动流畅的筋纹,纳入精确严密设计当中的一种器皿。


在紫砂收藏市场上,仍然还是以紫砂光壶为主体。紫砂壶光货虽没有华丽的外表,却以其朴素的自然形态、简洁明快的线条述说着自己独特的造型语言,使它具有高雅脱俗的艺术魅力和独特的文化风格。我们来了解一下市场上比较盛行的器形。




(二)、陈曼生

在紫砂壶史上,有一个人对紫砂壶的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他叫陈曼生,本名陈鸿寿,是浙江钱塘人就是现在的杭州人,生活在乾隆、嘉庆年间。擅长古文辞,精于雕琢,以书法篆刻成名,是“西泠八家之一。

他为什么会对紫砂壶情有独钟呢?曼生与私塾里的学友富家女松梅从小情投意合,两心相许,经常一起游西湖,品茗茶论人生,两情相依,相约终生。曼生不仅爱松梅,也爱松梅为之沏茶的小壶,松梅就将壶送给了曼生当定期信物。因为门第悬殊,曼生松梅没有有情人终成卷属,成为了曼生终生的遗憾。后来,曼生思念松梅而不得音讯,乃将对松梅深深的爱隐藏在心底,静身修性,发奋苦读,于嘉庆六年应科举取得功名,在毗邻宜兴的溧阳当了一个县令。虽功成名就,心中最隐秘处却有着深深的遗憾,曾经深深相恋相爱的松梅,仿若隔世,不知身在何方,而每每手捧心爱之人所赠紫砂小壶,心就趋向沉静。

陈曼生不爱金银而痴迷紫砂,说到底不仅仅是在壶中寻求某种精神与情感寄托,释放自己的才情与感悟。在陈曼生做溧阳县令的时候,因喜好紫砂壶结识了当时制壶高手杨彭年,二人相谈甚欢,一见如故,或许是巧合,陪伴着曼生度过无数漫漫长夜的小紫砂壶竟然就是彭年所制。


(三)、杨彭年

字二泉,清乾隆至嘉庆年间制壶艺人。他善制文人壶,浑朴雅致,首创捏嘴不用模子,虽随意制成,亦有天然之致。

为什么我们单单提起这两个人物呢?他们对紫砂壶的器形的变化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他们创作的壶形在我们当代的生活中仍然被广泛的使用,也是被历代紫砂壶制壶名家不断地的临摹与创新。



 

(四)、曼生十八式

曼生十八式即由陈曼生设计,杨彭年制作的十八种款式紫砂壶。传世的“曼生壶,无论是诗,还是文,或是金石、砖瓦文字,都是写刻在壶身最为引人注目的腹部或肩部,而且满肩、满腹,占据空间较大,非常显眼,尤其值得特别指出的是陈曼生一反宜兴紫砂工艺的传统作法,竟将壶底中央钤盖陶人印记的部位盖上自己的大印“阿曼陀室,而把制陶人的印章移在壶盖里或壶把下腹部,如不留意,往往是看不到的。

陈曼生笃信佛教,酷爱紫砂壶,于斋中设一巨大藏室,平日赏壶,玩壶乃至日后设计壶式均在此,室中悬一巨幅南无阿弥陀佛之墨宝,一日好友邵二泉赏壶之余一时兴起,曰:曼兄爱佛也爱壶,何不以“阿曼陀室为此室之名,取曼公与佛语阿弥陀佛结合之意,曼生及众人皆言大妙,“阿曼陀室便由此而诞生,从此陈曼生就成为了阿曼陀室的主人。而“阿曼陀室也就成了陈曼生留与后人的标志性的文化标识。


1)、曼生壶系列之——石瓢壶

传说陈曼生在做官之余,经常穿着便衣走在市井,淘选古物进行收藏。有一天,他见到一个乞丐在街角乞讨,身边放了一个石器。曼生盯着这个石器看了很久觉得自己从来没有见过很稀奇,于是就走近捧起这个石器细细的看,只见这件石器形状很独特,像瓜又不是瓜,虽很陈旧,但是难以掩饰它典雅古朴的面貌。曼生看到它的底端,竟然有“元人邵氏定制的字样,非常高兴,立马就取出二两纹银买了下来。曼生得到这件东西后如获至宝,匆匆回到家里把它清洗干净,再仔细一看果然是元代的一个石瓢。曼生是紫砂玩家,于是就想依照这个造型做一把壶出来。

于是他就以石器的原形为壶身再加上壶盖、壶嘴来搭配之,画了数百次后,终于设计好了,起名叫“石瓢。 这个石瓢壶是紫砂茗器中的经典款式,后来经过了许多人的改良,细分有子冶石瓢、景舟石瓢、红华石瓢、汉棠石瓢等。



 

2)、曼生壶系列之——井栏壶

在有一年的初夏,杨彭年来曼声家做客,曼生在庭院设席招待他,两人以壶为题,互交心得,彭年问起曼声近来有没有新的壶形构思?曼生表示最近公务比较繁忙,没有什么新的想法。在聊天的时候,庭院的南面,刚好有个丫头在井边打水,井栏很高水也很深,丫头取水很吃力,腰身弯的像彩虹,二人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曼生紧盯井栏和取水丫头,慢慢地丫头化为一只优美的壶把,井栏化为圆形的壶身。不愧是知已,彭年一看曼生就理解他的意思了,传了下人送来笔墨,立马在石桌上描绘开来,二人指指点点,画了很多遍后终成一壶。取名“井栏

此壶寓意,知识有如井水,取之不竭,告诫世人学识有就像人生必备的水源,只有不停的汲取,才能修身养性,颐养天年。这把壶是几百年来紫砂茗壶的经典壶式,喜欢收藏紫砂壶的人都会必备一把。



 

3)、曼生壶系列之——合欢壶

曼生在溧阳做官时,刚上任就接到了要遇到运送“白芽贡茶上京的重任。因为白芽是每年皇家钦点的名贵贡茶,必须在清明之前运到京城。曼生不敢怠慢,征集、挑选、包装,命人昼夜兼程,送往京城。终于这批茶是如期而至,龙颜大悦。消息传到溧阳,曼生和他的好友都十分欢喜。于是曼生设宴欢庆,席间,好友郭通就提议,制作一把壶来庆贺这件喜事,曼生开始琢磨。席间鼓乐欢天,乐手执大镲卖力敲击,声音洪亮悦耳,曼生是性情中人,下席亲自手持大镲用力合敲。大镲凹凸有致,合则响。曼生有感于大镲分分合合,就能奏响人间欢乐,于是以合镲为样,合欢为名,设计出合欢壶,以朱泥造之,通体大红,富含吉祥与幸福之意。

此壶极富天趣,取皆大欢喜之意,适用于节庆、祝福聚会之场合以添乐趣。 




 4)、曼生壶系列之——周盘

曼生喜欢在晚上读书,每次读书到深夜,疲倦的时候就喝茶提神,在他闭目静思的时候,不禁累绪万千,感慨为官的坎坷,处世的不易,有时候不免要做一些自已不愿意做的事情。感叹自己的位薄权轻,偶然看到放在小桌的罗盘,他随手拨弄这个罗盘,发现他的勺柄轻由其转,最后都会指向同一个方向,曼生自省,人生有时就像铜勺,表面圆通,实质坚持已见,曲直合一是为人之道也。于是他就以罗盘为原型,画了一把壶以警示自己,取名周盘。




(五)、西施壶

这把壶的灵感来源于西施,壶嘴是西施的口,身体是壶的盛水部位,把手便是纤细的腰姿。这个壶型在紫砂壶的史料中是有明文记载的,最早做这个壶型的,是徐友泉大师。

首创者徐友泉,是我们刚才提到的时大彬的徒弟,在紫砂壶历史上也是一个重要的人物。

我们在开头时提到制作第一把紫砂壶的人叫供春,然后紫砂壶的发展经历了赵梁、董翰、元畅、时朋的“四大名家,然后是时鹏之子时大彬一家独大,时大彬有两个高足,一个是徐友泉另一个叫李仲芳,再后来就是陈鸣远、邵大享等名家,再后来就到紫砂七老顾景舟、吴云根等人,在到现代的徐秀棠、蒋蓉等人。我们在下一件鉴定紫砂壶时会细讲每个时代的紫砂壶代表人物以及他们的特点。




(五)、美人肩   

美人肩是作为传统器型是由清代的老作品演化而来,它是以古代美人的肩线及丰腴美妙的曲线为造型,以体现圆润的壶身为主,壶盖与壶身仿佛合为一体,造型饱满,大方得体,宛如古代女子端庄可爱,又带点宫廷的雍容华贵,但不失大家闺秀般的妖娆。制作美人肩的最难之处,在于用全手工打出柔顺怡人的线条,及盖面和壶身的过渡,与流畅无碍的长三弯流,故由古至今皆被陶家视为比较难掌握的造型品种!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上一篇: 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拍摄30年抢救珍贵典籍近15万种 - 2014.11.27
下一篇: 第二讲第四节:紫砂壶的制作技艺 - 2015.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