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家文物局推动文物与互联网跨界融合
每天90秒,艺界大事看个够!
采编/中国艺术品鉴定网
文化播报
国家文物局推动文物与互联网跨界融合
11月8日,文化和旅游部党组成员、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在乌镇举行的第五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中外部长高峰论坛”上表示。近年来,国家文物局以“互联网+中华文明”行动计划推动文物与互联网跨界融合,使丰富的文物资源借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活起来”。要搭建国际对话交流新平台,开创价值挖掘新模式,打造智慧网络新矩阵,构建全社会参与的新格局,打造国际合作的新局面。
北京故宫首次出品电视节目《上新了·故宫》
11月8日,由故宫博物院和北京电视台出品的大型文化季播节目《上新了·故宫》将于9日正式播出。据悉,这也是北京故宫首次出品电视节目。计划拍摄三季、共三十集,届时故宫博物院与北京电视台还将推出纪录片《紫禁城》,以纪念紫禁城建成600周年。
艺界纵览
文物国际博览会迎客 观众可通过现场登记免费领取门票
“2018北京·中国文物国际博览会”在保利国际会展中心向公众开放。此次文博界的盛会将一直持续至本月12日,80余户国内外参展商将在现场展卖中外古玩艺术品,文博界的专家还将在现场普及正确的收藏理念,并为观众鉴定收藏品真伪。观众可通过现场登记方式,免费领取门票入场。
宁波余姚巍星路窖藏考古成果公布 出土大批精美文物
11月8日,“宁波·余姚巍星路窖藏考古成果新闻通报会”在宁波余姚召开,正式公布此次考古成果。此次考古发掘收集完整可修复文物31件。其中,青铜器8件;瓷器16件;铁碾子1件;锡执壶1件;漆盒1件,盒内盛满黑石子整体算1件;骨锥1件;木器盖1件;古铜钱整体算1件,多达14440枚,均为方孔圆钱,包括秦、汉、莽新到隋的“半两”“五铢”“货泉”钱,五代前蜀“乾德元宝”“咸康元宝”,后汉“汉元通宝”,后周“周元通宝”等,其中数量最大宗的是宋朝铜钱,早至北宋太祖建隆年间的宋元通宝,晚至南宋理宗年间的景定元宝(1260-1264年)。余姚巍星路窖藏是宁波地区首次发现并实施考古发掘的窖藏,填补了宁波地域历史时期考古的空白。
展览速递
风生水起逐浪高--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长三角美术作品展
“风生水起逐浪高--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长三角美术作品展”于2018年10月30日起在中华艺术宫 0米层20、21展厅、中厅及中厅后区举行。展览以改革开放以来江苏、浙江、安徽、上海三省一市的著名美术家在各时期创作的120件油画、国画、版画、雕塑、连环画等作品,生动展现这幅画卷中的一段华彩篇章。
此君不可一日无--明洪武釉里红岁寒三友纹梅瓶特展
“此君不可一日无--明洪武釉里红岁寒三友纹梅瓶特展”于2018年10月27日起在南京博物院 特展馆二楼 镇院之宝展厅举行。南京博物院收藏各类文物43万余件,其中瓷器近半,明洪武釉里红岁寒三友纹梅瓶便是其中难得的精品。作为现存惟一保存完整的洪武釉里红带盖梅瓶,胎质坚硬,造型优美,纹饰精致,釉质滋润。它的白釉微青,釉里红虽发色略黑,但瑕不掩瑜,1993年,被国家文物局定为一级文物。
艺术杂谈
丝绸之路文献遗产档案展开幕
11月8日,由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主办、福建省档案馆承办的“丝绸之路文献遗产档案展”在福州开幕,来自海内外近150名文献档案专家共同聚焦古代丝绸之路的各文明融合。反映古丝绸之路上东西方贸易、文化、科技等方面数千年的交往历史,涉及丝绸之路沿线各国政治、经济、文化、外交、贸易、科技、艺术等多方面。
青蛙标本博物馆 充满浓郁生活气息
2018年11月7日,瑞士一家名为青蛙博物馆的奇特展览举行,108只青蛙标本惟妙惟肖地模仿人们日常生活场景展出,让人过目难忘。
更多艺术资讯敬请关注公众号
搜索“中国艺术品鉴定网”
此文为看点中国艺术品鉴定网原创内容,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