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考古大会》收官,以前沿科技打造“遗址博览之旅”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
近日,由中宣部指导,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国家文物局、中国社会科学院制作推出的大型文化节目《中国考古大会》收官。该节目首次打造考古“探秘空间”节目模式,在CCTV-1、CCTV-4、央视频等平台播出,传播效果突出,融媒体端触达用户超97.4亿人次。
《中国考古大会》在文艺展演和文化解读外,立足考古工作的特点和大众需求,主打体验式、场景化、沉浸感,特别是结合VR、AR、AI、8K、裸眼3D等前沿技术复现各大遗址的鲜活风貌,带领观众一次次“时空穿越”到历史现场。
在《中国考古大会》这场前所未有的“遗址博览之旅”中,科技元素极大丰富且恰好到处地服务于内容表达。
“广角镜”:将遗址“搬”进演播厅,让观众足不出户“踏访”
首季《中国考古大会》精心选取良渚遗址、贾湖遗址、周口店遗址等13个在中国百年考古中具有重大学术意义的“明星遗址”。这些遗址作为中华大地上“百万年人类史、一万年文化史、五千多年文明史”的浓缩写照,多样化、多角度、多层次展现了我国文明起源和发展对人类的重大贡献。
借助技术手段,《中国考古大会》突破棚内节目的时空局限,让每期舞台都变成浓缩遗址前世今生的灵动载体。
从以“罗盘”为灵感呈现“满天星斗”的大气舞美设计,到真实模拟考古现场视角的机械升降座席,再到针对每个考古遗址设置的“视+听+触”XR场景……节目用现代化、科技化、机械化的方式,赋予了舞台强大的表达能力。
观众在错落有致的移步换景中,时而“穿越”到万年前的历史情境,时而“瞬移”到千里外的考古现场,视听体验大为延展。
“显微镜”:以超深景视角,将考古人辛勤探索的结晶给予淋漓尽致的体现
考古工作是展示和构建中华民族历史、中华文明瑰宝的重要工作。《中国考古大会》将科技考古的先进理念和科学探索的实证精神融于内容创作,将几代考古人筚路蓝缕、不懈努力取得的心血结晶,予以细腻的体现。
例如,第三期节目视觉呈现北京周口店遗址猿人洞中一本40米厚的“无字地书”,并向观众展示如何科技破译“地书”,还在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支持下专门拍摄了一段珍贵的视频,让观众一睹“北京人”标本的真容。
再如,第九期节目为还原秦始皇陵,呈现了六大独立的精美场景:有俯瞰秦始皇陵的恢弘视角,有对秦始皇陵格局分布和周边地貌的生动模拟,有等比还原的雄伟壮观的秦始阜兵马俑1号坑,还有根据现有资料复现的波澜壮阔的秦始皇陵地宫……
考古发掘证实或补充了文献中一些模糊或缺失的记载,让历史拼图更加丰盈立体,《中国考古大会》在技术加持下,让考古成果从学术研究“飞入寻常百姓家”,丰富全社会的历史文化滋养。
“望远镜”:还原先民留下的宝贵财富,感受文明如水,生生不息
在技术的赋能下,节目舞台直观还原先民的生产生活、审美趣味乃至精神世界,让观众看到中华文明动人心魄的萌芽状态,更看到先民的创造、创新、创举是如何影响并塑造了今天的我们。
世界上最早的七音阶管乐器贾湖骨笛,是如今笛子的先祖,名为“龠”。第二期《中国考古大会》用3D打印技术对骨龠进行现场复原,并再现八九千年前宛转悠扬的笛音。
在《中国考古大会》通过“考古实验室"破解兵马俑的色彩之谜后,#有一种紫叫中国紫#登上热搜。“中国紫”唤起了观众对于先民智慧和民族美学的惊叹。
这片神奇的舞台打破观众和先民间的时空屏障,让历史不再遥远,让文明变得亲切,努力讲好中国考古工作所承载的文化特质、民族精神和时代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