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在线客服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当前页面:鉴藏学堂 - 详细内容
  • 【文物鉴赏】“孩子,愿你早日成龙!”

带钩,即带扣。一头有钩,一头有钮,古人用来系腰带,功能相当于现在的皮带扣。

使用时一般是把钩钮嵌入到皮革带中,钩子钩挂在带子另一端的穿孔中。

采自王仁湘《带钩概论》


带钩在新石器时代便已出现,春秋战国时期趋于成熟,汉代时期发展至鼎盛。至魏晋南北朝时期,更加方便、坚固的鞢带逐渐取代了带钩的使用,此后带钩日益衰微,直到元明清三朝再次兴盛。

在收藏界,带钩在以往算是名不见经传的收藏品,目前带钩收藏的风潮才刚刚起步,专门研究带钩的学者专家也不多。鉴赏带钩,应该哪几个方面入手呢?


馆藏玉带钩赏析

明代“望子成龙”题材玉带钩


1

器型

明 望子成龙(和田玉)玉带钩

长9.6cm,宽2.5cm,重49.3g


明代玉带钩造型丰富多变,其中典型的特点是:其眉、眼大多由面部中央勾出,眼睛造型有虾米眼、圆圈眼、三角形眼等,尤以虾米眼为多见,螭龙的耳尖由元代的下耸式转为向上方耸立。


  “虾米眼”

眼睛呈突出很高的小圆乳钉状。


此件玉带钩整体形制布局紧密,呈中部隆起、两侧先下垂再隆起的流线状,基体扁方,上浮雕螭龙纹。

龙首回视作钩,虾眼外突,殷切注视着钩背上的小螭龙。


2

工艺

明 望子成龙(和田玉)玉带钩 侧俯视图


此件玉带钩在雕琢工艺上运用了浮雕、阴线刻和减地阳起等技法,浮雕碾琢细腻,钩背上螭龙的尾部、后腿与螭身的接合粗狂浑厚,整体符合明代玉器力主“神似”的工艺特征。



【浮雕】

浮雕是雕塑与绘画结合的产物,一般附属在一个平面上,靠透视等因素来表现三维空间,并只供一面或两面观看。



【减地阳纹】

古人为了使阳纹更加凸起,就在阳纹两侧进行打磨,俗称“减地”。这种阳纹被称为“减地阳纹”。


3

质地

明 望子成龙(和田玉)玉带钩 局部


此件玉带钩运用和田玉雕刻而成,其玉质温润柔和,莹莹灿灿,纯一无杂,形美意浓。


4

文化内涵

螭龙是古代神话传说中龙九子中的二子,《汉书·司马相如传上》:“于是蛟龙赤螭。”颜师古注:“文颖曰:‘龙子为螭。’”

这件玉带钩呈现了龙首回望钩背上的小螭龙,盼望螭龙早日成龙的画面,寄托了望子成龙的寓意,承载天下父母愿子出人头地的美好愿望。这一纹饰题材也是玉雕中的常见题材。

这件玉带钩完整无损,古朴中蕴藏灵性,可谓佳品。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上一篇: 【辨伪常识】贼光、老仿、到代……这些收藏行话,你知道多少?​ - 2022.07.09
下一篇: 【文物鉴赏】一炷心香钤作印 - 2022.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