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该幅作品大小为278厘米*118厘米,水墨纸本设色,大写意作品,由广州美术学院多位老师共同完成,并且题有落款。△《春牛图》局部 女子
画面前端一女子身着民族服装,头戴竹帽,身负竹篓,篓中插有青草与红花作以点缀。女子衣着不加以细致刻画,均以松笔落墨而成。△《春牛图》局部 牛
女子牵有一牛,牛同样不做细部刻画,而以简笔线条勾勒外形,牛首微微扭转,显有倔强之意,牛蹄作奔走状,此番刻画尽显牛之生气。△《春牛图》局部 竹
牛身后则是一无根之竹,配有色彩鲜艳的花簇,与翠竹相互映衬。竹自古便有节节高升之意,象征学业进步,加官进爵,并且竹子本身所具有的韧性和清高的良好品质都可以激励人们,美化人的心灵。唐代有画牛名家韩晃,留有《五牛图》,通过不同角度刻画牛,表现出牛原有的生气和性格。本幅作品虽是大写意,但同样表露出牛固有的性格特征,画作中详简意赅,颜色水墨表现则也是恰到好处,在空间中不仅起到了美化的效果,也蕴含着美好的寓意。
此外,作品由多位老师共同完成,画作中自然出现笔法与风格的不同,但是画作中却极好地将其融合在一起,呈现出最后的视觉效果。画作可用于装饰客厅、书房、公司等地,不仅美化空间,也极富收藏价值。
文物艺术品。七零八落的历史碎片,质料、造型、纹饰、文字、甚至伤痕,诉说一个平行世界的故事。每一件器物,都像一卡一顿的语句片段,不吐不快般地表现自己。有时我们叫它们“文玩”,玩的就是这种神秘,玩家想把这些破碎的线索连缀成完美故事。
《中国器物简史》——由原中国民间艺术品收藏评估委员会主任吕少民主持编著——用器物承载那份千古幽思,时而波澜壮阔、时而静水流深,玉器、金属器、陶瓷器、书画家笔墨等,演绎古代宗教、军事、政治、经济、科技、日常生活不同的侧面,又构架出一个动态完整的运动的四维世界。
本书依朝代先后顺序划分为十二章,通过器物演变,将四千余年的中国历史跃然纸上,诉说自夏至清的器物演变与文化变迁,希望从鉴赏角度为艺术品爱好者构建起一个宏观的中国器物史架构。

本作品的著作权等知识产权归中国艺术品鉴定网公众号(微信号:zgyspjdw)所有,转载请联系后台或邮箱(jiandingwang@163.com)获得授权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