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在线客服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当前页面:鉴藏学堂 - 详细内容
  • “鉴真陶”第三讲 | 西汉“四神瓦当”






西汉时期

“四神瓦当”

瓦,即具有圆弧的陶片,用于覆盖屋顶;所谓"当",据解释:“当,底也,瓦覆檐际者,正当众瓦之底,又节比于檐端,瓦瓦相盾,故有当名"。瓦当是瓦的头端,在实用上,既便于屋顶排水,起着保护檐头的作用,也增加了建筑的美观。


现藏于西安秦砖汉瓦博物馆的这一套四神瓦当,每块大小、分量基本相等,瓦头为圆形,直径18厘米,边轮宽2-2.1厘米;瓦筒呈半圆形,长10厘米。

△西安秦砖汉瓦博物馆藏 青龙瓦当

△西安秦砖汉瓦博物馆藏 白虎瓦当

△西安秦砖汉瓦博物馆藏 朱雀瓦当
△西安秦砖汉瓦博物馆藏 玄武瓦当
瓦头分别是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图案,这几种神兽被合称为“四神”,组合成的图案又称“四灵纹"。
远古时期,人们对许多自然现象不理解,以为有神兽能呼风唤雨,主宰宇宙,心中产生崇拜,部落奉为图腾。汉代,四神被视为武力的象征,铜镜、漆器、石刻、砖瓦等各种工艺品的装饰上都时有出现。
△故宫博物院藏 三段区段氏神兽镜
四神瓦当代表东西南北四个方位,又有驱邪除恶、镇宅吉祥的含义。曹操之子曹植的《神龟赋》记曰:“嘉四灵之建德,各潜位于一方,苍龙虬于东岳,白虎啸于西岗,玄武集于寒门,朱雀栖于南方"就是对四神的描写。
在瓦当形制方面,汉代瓦当的特点是中央有大圆柱,旁轮宽而齐整。早期制作分三道工序:先造瓦心,后造旁轮,最后上瓦当。西汉中期以后,瓦心与瓦轮不再分两次制作,而是一次做成,制作过程得到了简化。这些模印有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神的瓦当,大气磅礴,仪态生动,是西汉时期的代表作品。
收藏界有“秦砖汉瓦"之说,秦代素有“铅砖"美喻的砖以及两汉时期的瓦当,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
陶之新意,陶情遣兴。
淘陶赏析,陶之雅趣。


欢迎入群品鉴交流



艺术品鉴定丛书

文物艺术品。七零八落的历史碎片,质料、造型、纹饰、文字、甚至伤痕,诉说一个平行世界的故事。每一件器物,都像一卡一顿的语句片段,不吐不快般地表现自己。有时我们叫它们“文玩”,玩的就是这种神秘,玩家想把这些破碎的线索连缀成完美故事。


《中国器物简史》——由原中国民间艺术品收藏评估委员会主任吕少民主持编著——用器物承载那份千古幽思,时而波澜壮阔、时而静水流深,玉器、金属器、陶瓷器、书画家笔墨等,演绎古代宗教、军事、政治、经济、科技、日常生活不同的侧面,又构架出一个动态完整的运动的四维世界。


本书依朝代先后顺序划分为十二章,通过器物演变,将四千余年的中国历史跃然纸上,诉说自夏至清的器物演变与文化变迁,希望从鉴赏角度为艺术品爱好者构建起一个宏观的中国器物史架构。 


   “鉴真章”系列    
“鉴真章”系列开讲 | 小印章、大气象
“鉴真章”第一讲|龙图腾印章
“鉴真章”第二讲|清末民初印章—“从善积德”
“鉴真章”第三讲 | “纳吉呈祥”印章
“鉴真章”第四讲 | “寿万年,祉百世”印章
“鉴真章”第五讲 | “长生”印章
“鉴真章”第六讲 | “石上泉”印章
“鉴真章”第七讲 | “无所得即是得”印章
“鉴真章”番外篇|从彭于晏身上读懂印章

   “鉴真玉”系列    
“鉴真玉”系列开讲 | 知玉
“鉴真玉”第二讲 | 知玉-鸮鸟图腾
“鉴真玉”第三讲 | 知玉-汉代螭龙纹鸡心玉佩
“鉴真玉”第四讲|知玉-和田玉猴
“鉴真玉”第五讲 | 知玉-汉代虎型璜
“鉴真玉”第六讲 | 知玉-犀牛璜佩
“鉴真玉”第七讲 | 知玉-出廓螭龙璧
 

   “鉴真画”系列    

“鉴真画”系列开讲 | 说画-冯大中《伏虎图》
“鉴真画”第二讲 | 说画-杨长槐《斗山巍巍春秋光》
“鉴真画”第三讲 | 说画-杨长槐《雾中行舟》
“鉴真画”第四讲 | 说画-杨长槐《卧龙图》
“鉴真画”第五讲 | 说画-杨长槐《天都峰》
“鉴真画”第六讲 | 说画-杨长槐《华庭月总在心》
“鉴真画”第七讲 | 说画-杨长槐《瀑下听鸣图》
“鉴真画”第八讲 | 说画-杨长槐《晨出》

   “鉴真陶”系列    

“鉴真陶”系列开讲 | 赏陶-广州最新发现的汉代陶器

“鉴真陶”第一讲 | 赏陶-陈鸣远款紫砂笔筒

“鉴真陶”第二讲 | 东汉击鼓说唱俑






版权声明©
本作品的著作权等知识产权归中国艺术品鉴定网公众号(微信号:zgyspjdw)所有,转载请联系后台或邮箱(jiandingwang@163.com)获得授权并注明出处。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上一篇: 中国将建立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 - 2021.09.13
下一篇: 精细化文物保护管理,让文物更安全 - 2021.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