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遗数据库、俗文学文献数据库在粤发布 采编/中国艺术品鉴定网
每天90秒,艺界大事看个够!
采编/中国艺术品鉴定网
2017年11月12日 星期日
农历 九月二十四
文化播报
四川最大考古项目启动 探金沙江流域民族迁徙之谜
11月7日,记者从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工作通报会上获悉,乌东德水电站建设(四川)文物保护项目已全面启动,这是迄今为止我省考古发掘面积最大、投入人力最多的文物保护项目。项目计划于今年开始至2021年结束,其间将开展多项考古工作。
非遗数据库、俗文学文献数据库在粤发布
日前,“中国非遗保护数据库、中国俗文学文献数据库及非遗保护研讨会”在广州中山大学举行。“中国非遗保护数据库”的数据资源来自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宋俊华教授团队收集的珍藏史料文献,田野调查的图片、笔记与音像,传承人资料以及皮影戏相关的研究专著及论文。目前,数据库共包含非遗项目、史料文献、研究专著、田野调查图片等11类资源,数据库总容量达276G。
艺界纵览
瑞士一博物馆归还纳粹劫掠艺术品
据瑞士媒体11月7日报道,该国的圣加伦历史和人类博物馆日前向一位犹太女收藏家的后人归还了两件被纳粹劫掠的银制帆船艺术品。据悉,圣加伦历史和人类博物馆归还的这两件艺术品市场估价为30万瑞士法郎(约合199万元人民币),其收藏者的后人计划对这两件艺术品进行拍卖。
智利一美术馆破损严重 华人团体捐款帮助修复
据南美侨报网报道,位于智利圣地亚哥市的现代美术馆(Museo de Arte Contemporaneo)目前正在进行修复工作。其中,智利华人团体捐赠近千万比索,使得修复工作得以顺利进行。修复工作于10月5日开始,预计一个月左右完成。
展览速递
胎记-琴噶个展
2017-11-11,胎记-琴噶个展将在OCAT浦江华侨城展区展出,胎记——琴嘎个展》是艺术家琴嘎一次全新的展览。全新的作品不仅延续了琴嘎对游牧、生命、自然、生长及其当代冲突的思考,还在胎记的概念下,将艺术家对公共性的关注提升到本体论的层面,将公共性回归到对人的生命与社会的生长的关注。
“在嵩山”尹朝阳个展
2017年11月4日,“在嵩山”尹朝阳个展北京站开幕式在玉兰堂画廊揭幕。此次展览除了延续《在嵩山》主题,在作品上梳理艺术家尹朝阳2017年新近创作的油画、水墨、雕塑和装置作品,共展出27件精品,作品探讨了如何在当代艺术语境中实践与传统的对话。展览将展至12月7日。
艺术杂谈
设下骗局的钱币收藏公司被曝光已关门
前些天,某地一些打着卖纪念币、钱币名号的所谓文化公司,通过免费领取纪念品的方式,将老人哄到公司,再通过推销让老人高价购买一些价值低廉的纪念币甚至正在流通的货币。据当地媒体粗略统计,已有12名受害者支付钱款400多万元。事情曝光后,工商公安已介入调查,有5家相关的公司均已关门。
呼和浩特市文物数量位居全区第二
从日前召开的内蒙古自治区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12年至2016年,按照国务院统一部署,开展了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目前,全区12个盟市全部通过国家普查验收,普查工作总体完成。经普查,呼和浩特共登录各类可移动文物1125464件/套(共计1506421件),其中登录珍贵藏品16054件/套(占登录文物总量的1.43%)。12个盟市登录文物数量排名前三的分别是赤峰市(362974件/套,占32.25%)、呼和浩特市(318082件/套,占28.26%)、包头市(142448件/套,占12.66%)。
更多艺术资讯敬请关注公众号
搜索“中国艺术品鉴定网”
或扫描以下二维码
此文为看点中国艺术品鉴定网原创内容,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