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在线客服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当前页面:鉴藏学堂 - 详细内容
  • 漆器收藏知识大全!

漆器从新石器时代诞生以来,就一直活跃在历史舞台上 。它的名称很多,可分为夹纻胎、雕漆、戗金、金银口、金银平脱、脱胎、木胎等其实也就两类,一类是描述漆器的底胎的,另一类是描述漆器的工艺。

 

1505887643912015955.jpg

明代剔红花鸟纹长方盒

 

本文将对漆器的胎底时代特征与起源、工艺时代特征与起源以及与现代仿品的真假鉴别方法三个方面对漆器的收藏知识进行全面的总结。

 

 

一、漆器底胎的时代特征与起源

漆器的底胎,简单地说就是漆器的造型,胎骨是漆器的支撑。制作胎骨的材料非常丰富,工艺方法种类也很多。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漆器底胎材料及发展历史:

 

木胎

就是以硬木为坯,直接髹漆而成。用木材做漆器内胎的历史非常悠久,到了战国大部分漆器仍采用木胎。制作漆器内胎的木材,一般都选用那些耐热性能强、不易变形,有韧性,不崩裂的陈年旧料,因为这样不容易变形和干裂。

 

1505887733581076189.jpg

战国中期漆木虎座鸟架鼓

 

 

1505887898890611885.jpg

战国彩绘凤鸟纹圆奁

 

金属胎

漆器中金属胎体还是比较常见的,比起木胎,金属胎更为稳定,能够经历长久的时间而不腐坏。常见的是以铜为胎,除此之外,像金、银、铁、锡、铅也多被用做胎骨。

金属胎的使用最早始于青铜器的流行,因为青铜铸造工艺极其复杂,而且铜器容易生锈而且颜色单一,髹上漆不仅美观而且防锈,一举多得。

 

1505888160450093157.jpg

汉彩绘青铜人形三足洗

 

战国时期,金属胎漆器以在铜镜上的彩绘为主。到了汉代,除铜胎之外,还出现金银铁等金属的胎体,甚至还有铅锡金属。隋唐时期流行制作铜镜并在铜镜背面髹漆并装饰金属材料。

 

1505888201679083963.jpg

汉代彩绘雁鱼灯

 

皮胎

皮胎是用牛皮或其他皮革作为底胎,然后加以漆饰。古人常用皮胎制作漆盾,这种漆盾既坚韧又轻便,在战场上,还是很有优势的。

 

1505888367477089193.jpg

战国漆盾

 

皮胎漆器也被制成装饰品,在一些少数民族非常流行。彝族传统的鹰爪酒杯杯身一般为皮胎,杯底有一个突出捆上一个爪子,用土漆加固,使之牢固。

 

1505888409790086093.jpg

清彝族彩绘漆皮甲

 

1505888448471048361.jpg

八角纹鹰爪皮酒杯

 

脱胎(夹纻胎)

脱胎漆器先以木骨和泥模造型为底胎,在这些造型上面粘贴若干层麻布,每一个都修上漆,形成一个厚厚的、坚硬的漆布壳,然后除去造型所使用的木骨等,就得到了中空的漆布造型,然后在漆布上髹漆彩绘。

漆器发展到汉代,出现了麻胎,就是我们常听到的夹纻胎。魏晋南北朝时期脱胎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脱胎漆器的发明,使得漆器创作由漆器表面髹漆和装饰,深入到了漆器造型创造。

 

1505888491878060825.jpg

清乾隆脱胎朱漆菊瓣式盖碗

 

漆纱

漆纱是一类以丝、麻织品为胎体的髹漆制品,漆布在文献中就有记载,“长冠,一曰斋冠……促漆纚为之,制如板,以竹为里……”这种漆纱帽,汉代墓葬中有较多的发现。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墓出土了一件漆纚纱冠,这也是我们所能见到最早、最完整的漆冠实物。

 

1505888549157067887.jpg

西汉漆纚纱冠

 

竹胎

竹胎,顾名思义就是用竹子作为漆器的底胎。可分为竹胎漆器和竹编漆器两种。

竹胎漆器除了利用竹子本身造型做成笔筒外,还有的将竹子劈开,编织成各种器型。西汉时期,工匠们就广泛利用竹子制作各种生活用品,在福建闽南地区非常流行。

 

E:\u4e2d评委BJ工作文档\u56fe片素材资料b030000ba702807b9c6.jpg

清黑漆描金八仙祝寿主编八角盒

 

竹编漆器首先是将竹篾竹丝编织成型,有的为了牢固也用木材框架和底板,在经裱褙纱布,涂盖油灰、打磨、髹漆、研磨而成。

 

1505888703560061840.jpg

清代竹编木胎双凤彩漆描金盘

 

陶胎

漆与陶的结合的开始在新石器时期,那时陶器就是漆器的主要载体。发展至汉代,大兴土木,造成木材严重匮乏,影响了木胎漆器的产生,而以陶为胎的漆器华丽的登上历史舞台,这一时期,人们多在陶胎便面上简单的髹一层漆。

 

1505888753969051196.jpg

西汉彩绘陶鼎

纸胎

以纸为胎制作漆器,纸胎漆器工艺由夹纻技法发展而来,纸胎工艺最早可以追溯到唐宋时期,现在日本非常流行纸胎漆器,其实是在唐代由中国僧侣“一闲”传入的。

 

1505888802125022374.jpg

流行于日本的“一闲张"纸胎漆器

 

绳胎

就是用绳子做漆器。工匠们将绳子编结成型,利用天然漆的粘着性、坚强性及装饰性髹涂在绳结上,使绳结高立而硬挺。绳胎漆器除了可以展现绳子材质、编结之美外,内壁层层髹饰大漆,打磨推光,更凸显天然漆所特有的温暖和亲切的质朴。

 

1505888867114070876.jpg

绳胎漆器

 

天然胎漆器

为了追求漆器的天然质朴的那种美感,漆匠们打起了天然材料的主意,直接以天然动植物的根茎、枝干、果实种皮及外壳、树皮、硬叶以及真菌或动物性材料等非人为构建的材料为底胎,更贴近自然,现在许多工匠都喜欢用这样的天然胎制作漆器。

 

1505888913219080316.jpg

柚子皮胎漆器

 

二、漆器工艺的时代特征与起源

髹漆技艺是一个化腐朽为神奇的过程,工匠们将大漆一层层的涂抹在底胎上,或雕、或描、或嵌、或堆……就这样一件件精美的漆器便呈现在我们面前,任凭时光如梭,也无法剥夺漆器耀眼的光辉。

 

一色漆

一色漆是最简单,也是最常见的髹漆技艺。器物通体光素无纹,质朴无华,一色漆以黑、紫、朱三种颜色为主,兼有紫色和红色。

到了宋代一色漆工艺达到巅峰,这时期一色漆造型以起棱或花瓣最为常见,漆色光亮。

 

1505889078519020329.jpg

宋黑漆托盏

 

百宝嵌

用各种珍贵材料如珍珠、宝石、珊瑚、碧玉、翡翠、玛瑙、象牙、密蜡等镶嵌在漆器表面,组成各种图案,此种技法称为百宝嵌。

百宝嵌技法在西汉墓中出土的漆器上已见雏形,流行于明代,清代更加盛行。

 

1505889106219062713.jpg

嵌百宝博古图屏风

 

堆漆

堆漆是把漆堆积起来之意,是用堆漆方法做凸起的纹饰,再在堆漆上的纹饰上加以修饰。

堆漆做法是西汉漆工创造出的一种新的装饰技法,唐宋时期均有堆漆技法的使用,至宋代,堆漆技法已日臻成熟。到了明清时期,这种技法更为常见,尤其是将堆漆和描金相结合,故有识文描金和隐起描金的说法。

 

1505889128467082068.jpg

金地识文描金彩漆高足碗

 

雕漆

雕漆工艺是剔红、剔黑、剔黄、剔绿、剔彩等工艺的总称。

根据文献记载,我国雕漆技法出现于唐代,但是在考古发掘或传世品中,均未见到唐代雕漆作品。到了宋元时期,雕漆工艺日臻成熟,这一时期的作品是雕漆工艺的发展的巅峰时期。

 

1505889230673097703.jpg

元张成造剔红栀子花纹圆盘

 

剔犀

从广义上来说,剔犀也属于雕漆工艺的一种,用红黑色漆相见的涂抹在底胎,当达到一定厚度后,根据用刀斜剔出卷草、如意等花纹,刀口断面清晰的显露出不同的色漆。

这种技艺在宋代时达到成熟,在全国多地都曾出土过用剔犀工艺制作的漆器。元末明初,这种工艺达到顶峰,现存安徽博物院的“张成造云纹剔犀盒”,就是一件剔犀精品。

 

1505889159747057755.jpg

元张成造剔犀云纹漆盒

 

填漆

填漆工艺就是现在漆器上印刻花纹图案,然后在花纹内填入色漆,等到漆干了以后,经磨平以后会呈现出光滑平整的效果。

填漆工艺最早出现在南宋时期,现在能看到最早的是江苏武进南宋墓出土的一件填漆长方形盒,这件漆盒上的工艺可以认为是填漆技法的雏形,到了明清两代,填漆工艺逐渐成熟,成为漆器工艺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1505889264522003667.jpg

明代填彩漆双龙纹长方形委角盒

 

描漆

描漆指的是在光素的漆地上,用各种彩色漆或以桐油代漆,调制出各种鲜艳的颜色来描绘花纹。古代彩绘漆器少有只用彩漆或只用彩油,多是二者兼施。

先秦以前,漆器均为描彩漆,自汉代漆器出现油彩以后,油彩的使用日渐增多,使漆器的色彩更加艳丽。明清两代,漆器上油彩的使用已相当普遍,有的漆器花纹几乎全部使用了油彩。

 

1505889284673066201.jpg

明代彩漆戗金花卉纹圆盘

 

描金

描金又名泥金画漆,就是在漆地上加描金花纹。在退光漆地上用朱漆或黑漆画花纹,待干后,在花纹上打金胶,然后将金贴或描上去。

 

1505889302707068880.jpg

清雍正黑漆描金百寿字碗

 

螺钿

螺钿漆器,取材于各种贝壳的天然色彩与美丽光泽的最佳部位,分层剥离和磨制后,镶嵌于漆器表面作为装饰。我国用蚌片、蚌泡镶嵌在漆器上作为装饰的做法,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

 

1505889337382051030.jpg

清初黑漆嵌螺钿加金片婴戏图箱

犀皮

犀皮漆器是现存量最少的一种漆器,由于多用赤、黄、黑三色填入,纹理似犀牛皮,故得名。这种工艺曾被明代书画家董其昌赞为漆器之首。

关于犀皮漆器出现的时间,原来认为最早出现于唐代,但是1984年三国吴朱然墓中出土了数件犀皮漆器,把犀皮漆工艺出现的年代提早了约六百年。

 

1505889362815010123.jpg

犀皮漆捧盒

 

款彩

款彩是指,在漆地上刻凹下去的花纹,然后把色漆或色油填人花纹轮廓之内,因刻去的是漆灰,故又有“刻灰”或“大雕填”之称。

款彩技法出现较晚,传世有明清两代的作品,因工艺简单,出品快,故多用于制作各种小插屏或屏风。

 

1505889392809005783.jpg

清康熙款彩「百子图」十二扇屏风

 

戗金

戗金的做法是在漆地上,用刀尖或针锥画出纤细的花纹,然后在花纹内打金胶,将金粉粘上去。也有戗银的,即用银箔粘着。

“锥画”技法最早出现于战国。到汉代不仅有针划漆器,还有在针划纹内加彩的。锥画戗金比简单的锥画更进了一步。明清以来戗金技法多与填彩漆相结合。

 

1505889415813090083.jpg

填漆戗金凤纹莲瓣式捧盒,清

 

金银平脱

平脱漆器是由汉代的贴金片演变而来,用薄金片或薄银片按照装饰花纹的要求,剪成图案粘贴在漆器上,然后加漆两三层,最后经过研磨,使显出金银花纹,花纹和漆底在同一平面上,这种研磨工艺又被称为推光。

唐代的金银平脱工艺十分流行,充分体现了唐代的富丽华美的艺术特色。

 

1505889432916089383.jpg

唐四鸾衔绶金银平脱镜

 

罩漆

罩漆,就是在色漆或描绘完工后,上面再罩一层透明漆,因罩漆下面的底色不同,而有种种不同的名称。它的做法是:在黑、朱、黄等漆地上作描金花纹,花纹上用朱色或黑色勾纹理,最后罩透明漆

帝后御用的宝座、屏风等多罩漆方法制作。罩过的金漆在透明漆的下面透出金色的光彩,并保护金色不易退色或磨损。

 

1505889449662015990.jpg

 

三、与现代仿品的真假鉴别方法

漆器虽属拍卖“杂项”,但近十年来,逐渐受到藏家的关注,各种明清漆器精品成交价格也是一路看涨,被一些人认为是收藏界的潜力股。其真伪的鉴别也越来收到藏家们的关注,最常用的方法是从落款、颜色、断纹、硬度和味道这五方面来辩伪。

 

落款

如今可以见到的漆器一般都是明清的。它们一般都具有款识, 即落款。仿冒品的款识与真品总有不一致的地方, 与真品对比可以辨别出来。如果没有真品对比, 就需要观察漆色是不是有新旧之分,或者是否有修补痕迹。

 

1505889467932057897.jpg

清雍正黑漆描金百寿字碗

 

但是有落款的漆器并不多, 很多宫廷漆器也是没有落款的。款识的对比只是一种方式, 其实还是通过漆器款识所留下的痕迹进行辨别, 使用放大镜仔细观察漆器的老化程度。

 

颜色

年代不同, 漆器颜色也就不同, 所以辨别漆色也是漆器鉴别的一个重要内容。年代比较久远的漆器, 因为时间的关系, 漆色发暗, 表面有润光,具有年代感。而仿冒品则不同,它们大都颜色鲜艳刺眼,较易分辨。

 

1505889489861069745.jpg

战国楚彩绘漆透雕座屏

 

但是不能依靠颜色辨别漆器的年代。元明时期,朱漆的调配在不同地区有不同的配方, 比例也不一样。漆器的颜色只能说明银朱的比例, 而不是年代。清代时期, 很多漆器都是宫廷制造, 颜色比较统一。

 

断纹

漆器断纹大体上分为两种, 其一是细碎断纹, 也称为 “ 手皱断”。具有这种断纹的木胎漆器, 随着时间的推移木质的纹理已经深入漆表,人工无法仿制。其二是“ 蛇腹断”, 因为其纹路比较像蛇腹上的横断纹, 故有此称。这种漆器断纹很多, 还可以仿制。

 

漆器收藏知识大全!(不得不看)

战国黑漆朱绘凭几

 

值得注意的是,很多元明清漆器,如果胎骨很好、质量很好,没有被空气侵入, 是不会有裂纹的。而且没有加入颜色的漆器,很久之后也不会出现断纹。“蛇腹断”主要出现在古琴上,一般的漆器不会出现。

 

硬度

年代久远的漆器,经过了漫长时间,水分逐渐流失, 会变得越来越干燥, 所以, 老漆器一般比新漆器硬,这也是漆器鉴定的一个标准。而且, 老的漆器经过很多人的把玩, 会稍微有一些磨损, 而新仿的漆器一般都棱角分明, 虽然也有做出磨损状的仿冒品, 但外观肯定不自然。

 

1505889519486038720.jpg

清雕填云龙纹鼓式漆盒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制漆的配方合适,近10年生产的漆器也会非常硬。

 

味道

气味也是判断漆器新旧的一个方法。年代久远的漆器已经挥发掉其原本的气味, 而新仿的漆器气味却不容易散去。

 

1505889538856004051.jpg

西汉“长沙王后家”漆耳杯

 

但是,被长期封存或者长期没有打开的老漆器,里面还是有很浓的味道的。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认识漆的特性并将漆调成各种颜色,用作美化装饰之用的国家。早在六七千年前的河姆渡文化中,考古工作者就发现了一只木胎红色漆碗,由此揭开了中国漆器制造史上光辉的第一页。

它是中国古代在化学工艺及工艺美术方面的重要发明,收藏漆器,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传承!

 

微信图片_20170828094100.jpg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上一篇: 文化部部长雒树刚会见土耳其文化旅游部长努曼 采编/中国艺术品鉴定网 - 2017.09.20
下一篇: 文化部配送首批21辆流动文化车开赴湖南贫困地区“送文化” 采编/中国艺术品鉴定网 - 2017.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