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笔墨雄强的吴昌硕丨谢稚柳谈书画鉴定
吴昌硕学画很晚,时间大约是1887年-1888年之间。现在所见最早一幅存世作品是画于他45岁(1888年)时的墨梅图。
清 吴昌硕 《贵寿仙风》 纸本设色
吴昌硕五十岁前也画荷花,但都是小幅画,至50岁后才开始画大幅的荷花,此时其创作力有爆发之势,作藤本花卉,气势奔放,放情横扫,行笔如写篆书。60岁之后,他已擅长各种题材的绘画,山水、花卉都画。
清 吴昌硕 《结实之桃》 纸本设色
吴昌硕作画喜用大量浓墨,所以他自己曾说:“平生一贫无所累,累在使墨如泥沙”。他笔蘸浓墨,运笔如运刀,笔笔利落但笔墨之间留有空白,腾跃恣肆而绝不沉闷,满纸生气跃于画外。
清 吴昌硕 鼎盛图 纸本设色
但如此沉雄的笔触,吴昌硕却是以柔软的羊毫笔画的。他的笔触不是圆润的,这是由于他用完笔后常常只稍作清洗,以致有余墨干结。下次使用时也不再化开,而是用牙齿将干硬的笔毫咬开,这是的笔,则犹如破扫帚一般了。所以他说:“羊毫秃如垩墙扫,圈花颗颗明珠圆。”吴昌硕作画笔力生风,纸上刷刷有声,一方面在于他作画时的气势,另一方面,是由于这种硬笔摩擦的缘故。
清 吴昌硕 《牡丹拳石图》 纸本设色
吴昌硕自己说:“苦铁画气不画形”,而他的艺术的特征是“重”、“拙”、“大”,三者汇成统一的整体。画“气”源于心中的把握和技巧的熟练,以气写神与刻印的干净利落强韧手腕相结合,其艺术风格自然就形成了“重”、“拙”、“大”,“重”是力度,“拙”是造型,“大”是艺术品的风格,“博大精深”,是一种浩然之气,爽朗作风,这也正是作伪者欠缺的。鉴吴昌硕的画,除观其形外,重要的就是去捕捉这种神采。
清 吴昌硕 《错落珊瑚枝》 纸本设色
吴昌硕早年署款“吴俊”,至69岁则署:“吴昌硕”,或“吴俊卿”,而以前者居多。值得一提的是他39岁时,友人送他一只缶,从此“缶”与他结了不解之缘,一直被吴昌硕珍爱,并最后作了他的殉葬品。此时吴昌硕始署款“缶庐”、“缶道人”、“老缶”、“缶”,还有“苦铁”、“昌硕”、“昌石”、“仓颉”、“老仓”等。晚年则有“缶翁”、“大聋”等。
清 吴昌硕 《珠光一掬》纸本设色
吴昌硕的画同时有伪作和代笔两种情况存在。他画作主要是花卉蔬果,其中的伪作亦最多。据传吴昌硕十分大度,即便知道有人在做他的假画也不在乎,有人还将伪作拿去让他题款签名,他也常常应照做。吴昌硕有午睡的习惯,有人便乘此时拿了做好的假画,买通看门人进去打印。
清 吴昌硕 《桃实图》 纸本设色
吴昌硕的人物画很少,存世不过十数件,其中既有代笔,也有与人合作的,但这些画都有吴昌硕亲笔题款。
清 吴昌硕 《霜天翠袖》 纸本设色
吴昌硕80岁后才画山水,数量比人物画稍多些,但也有不少代笔。据知王一亭常为吴昌硕代笔,但王一亭用笔较之吴昌硕爽滑,而且较乱,多修饰,不若吴昌硕干脆利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