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玩意厉害,让人多想……
葫芦草虫 齐白石中国美术馆藏
葫芦是一种古老的植物,人工栽培的历史也非常悠久。从植物属性来看,实用和食用皆可。随着几千年的时间推移,葫芦的文化属性在塑造及加强,从葫芦自身的艺术设计就非常让人喜欢,随着通过其他材料模仿葫芦形制产生了诸多艺术精品。
战国 匏形壶故宫博物院藏
中国最早将葫芦称为瓠、匏和壶。在《诗经》、《论语》中均有葫芦被提到。一个例子是《诗经·豳风·七月》中的“七月食瓜,八月断壶”。利用葫芦本身可做成盛器,这就为葫芦的塑造提供了有利条件,早期青铜器器型就吸收了葫芦的外形因素,无论是盛水还是盛酒,颇有仿生的意趣。
汉 陶匏壶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明 青花八仙人物纹葫芦瓶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清 乾隆御赏款折方开光人物纹匏制瓶 天津博物馆藏
陶瓷与葫芦或许最是相得益彰,陶瓷的优势在材质,葫芦的优势在器型,双方一结合,甚至不需要过多装饰及图纹也为我们留下了许多精美的器物。当然明清范制匏器为葫芦器型的发展起了关键推动,不同材质去模拟葫芦的样子,产生了许许多多让人拍案叫绝的艺术品。
清 玉葫芦形水盛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清 金累丝葫芦式耳坠 故宫博物院藏
清 象牙镂雕葫芦式花囊 故宫博物院藏
“葫芦”在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认为是天地的缩微,充溢着灵气,民间视为避邪镇妖之物。另外葫芦本身多籽,后世借助这个特点,取其谐音“多子”以喻人丁兴旺。又有“福禄”二利,葫芦更加声名远扬,从这些可以看出人们对葫芦的喜爱不仅仅是因为其具有的植物属性,更是其在文化传播过程中被视为很重要载体,寄托了人们诸多美好愿景。
注:本文为中国艺术品鉴定网原创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转载须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