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在线客服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当前页面:会员天地 - 详细内容
  • 艺术品赏丨道【鹿】

 


    鹿,其特征是生有实心的分叉的角。一般仅雄性有一对角,雌性无角。鹿这种动物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始终占有一席之地,它不仅是先人主要的狩猎对象,是宗教仪式中的重要祭物,还作为生命力的象征(一雄多雌及鹿角的脱而复生)和升官发财之吉兆(如谐音“禄”),屡屡出现在民俗、绘画、器皿、建筑及史籍中。

 

山东滕县前掌大商代墓葬出土玉鹿

 

西周 玉鹿

山西博物院藏

 

战国 彩绘漆鹿角镇墓兽

故宫博物院藏

 

    早期人类从狩猎到驯养,鹿的形象被记录在各类载体上,岩画、生活器皿都有质朴鹿形及纹饰出现,千姿百态,生活气息浓厚。鹿“食则相呼,行则同旅,居则环角向外以防害”,古代先民将鹿这种群居的习性推及人类,以鹿喻宾朋,以“鹿鸣”为宴会宾客之乐。加上鹿性情温顺、形象秀丽,其角的特质在艺术化后尤为突出,都往往采用夸张的绘制手法表现鹿角,象征对强健及力量的向往,东周时期,楚墓中流行使用本雕镇墓鸟兽神怪,它们的头上都安装真实的鹿角,形成楚文化的特点。

 

东汉 仙人骑鹿画像砖

四川博物院藏

 

北魏 鹿王本生图(局部)

敦煌莫高窟第257窟

 

北朝 马头鹿角形金步摇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唐 鹿纹十二瓣银碗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鹿在古代还被视为神物,在商代鹿骨已用作占卜,殷虚还发现鹿角刻辞。除了有繁衍之意外,鹿也成为权力的代名词,“鹿死谁手”、“群雄逐鹿”等词都在暗示鹿的重要性。随着本土与外来宗教的影响,鹿在中国文化中由神秘化向神格化衍变,其善良与美好的特则凸显出来。

 

金元时期 立鹿饰件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双鹿图 任伯年

中国美术馆藏

 

    从民俗层面来看,鹿能给人们带来吉祥幸福和长寿,其作为美的象征与艺术有着不解之缘,历代壁画、绘画、雕塑中都有鹿的形象,使其在不同时期的器物上看到鹿文化的发展演变。

注:本文为中国艺术品鉴定网原创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转载须注明出处。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上一篇: 雒树刚在“十一艺节”第一次部省联席会议上指出中国艺术节要坚持“精品、惠民、节俭、可持续” - 2015.10.26
下一篇: 你所不知道的红木?(海黄篇)——还原真实的海南黄花梨(药用性) - 2015.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