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在线客服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当前页面:公告 - 详细内容
  • “鉴真陶”第一讲 | 赏陶-陈鸣远款紫砂笔筒





陈鸣远  紫砂作品

“紫砂笔筒”

陈鸣远,名远,字鸣远,号鹤峰,又号石霞山人,壶隐,明末清初时期著名紫砂艺人,是一位成就极高的名家。

他在茶壶形制设计上多以自然形体入壶,是今日“花货类”的祖师,且还创作了许多像生作品如莲蓬、核桃、花生、荔枝等果品制作精细,惟妙惟肖。

陈鸣远的贡献更在于他扩大了紫砂造型艺术的外延,不仅有各式精妙的茶壶,更有一些青铜造型的器皿与文房用具,如笔筒、水洗、鼎、爵等,艺术水准十分高超。

此件陈鸣远款紫砂笔筒直径11.5厘米,高12厘米。
笔筒图案基本分为三段,中段图案作为主题,刻画了亭台楼阁以及松树奇石,应有意志坚定、长寿等吉祥寓意。
而上下段图案为传统吉祥纹样,以八仙手中所持之物(如铁拐李的葫芦,吕洞宾的宝剑,韩湘子的直箫等)寓意八仙,由于八仙并没有直接出现,故而我们称之为“暗八仙”纹样。暗八仙纹样与八仙人物图案一样,同样有祝福长寿的吉祥寓意。
笔筒整体纹饰图案雕刻精细,包浆自然厚重,应是一件精品。
此件作品的纹饰图案都以吉祥长寿为主,且又是陈鸣远大师的精品之作,无论是收藏、赠送长辈或是自用,都有极高的价值。


陶之新意,陶情遣兴。
淘陶赏析,陶之雅趣。


欢迎入群品鉴交流




艺术品鉴定丛书

文物艺术品。七零八落的历史碎片,质料、造型、纹饰、文字、甚至伤痕,诉说一个平行世界的故事。每一件器物,都像一卡一顿的语句片段,不吐不快般地表现自己。有时我们叫它们“文玩”,玩的就是这种神秘,玩家想把这些破碎的线索还原成连贯的故事。


《中国器物简史》——由中国民间艺术品收藏评估委员会主任吕少民主持编著——用器物承载那份千古幽思,时而波澜壮阔、时而静水流深,玉器、金属器、陶瓷器、书画家笔墨等,演绎古代宗教、军事、政治、经济、科技、日常生活不同的侧面,又构架出一个动态完整的运动的四维世界。


本书依朝代先后顺序划分为十二章,通过器物演变,将四千余年的中国历史跃然纸上,诉说自夏至清的器物演变与文化变迁,希望从鉴赏角度为艺术品爱好者构建起一个宏观的中国器物史架构。 


业内私下有人云:“此书一出,其余拼凑普及读物皆废!”



   “鉴真章”系列    

“鉴真章”系列开讲 | 小印章、大气象
“鉴真章”第一讲|龙图腾印章
“鉴真章”第二讲|清末民初印章—“从善积德”
“鉴真章”第三讲 | “纳吉呈祥”印章
“鉴真章”第四讲 | “寿万年,祉百世”印章
“鉴真章”番外篇|从彭于晏身上读懂印章

   “鉴真玉”系列    
“鉴真玉”系列开讲 | 知玉
“鉴真玉”第二讲 | 知玉-鸮鸟图腾
“鉴真玉”第三讲 | 知玉-汉代螭龙纹鸡心玉佩
“鉴真玉”第四讲|知玉-和田玉猴
“鉴真玉”第五讲 | 知玉-汉代虎型璜
 

   “鉴真画”系列    

“鉴真画”系列开讲 | 说画-冯大中《伏虎图》
“鉴真画”第二讲 | 说画-杨长槐《斗山巍巍春秋光》
“鉴真画”第三讲 | 说画-杨长槐《雾中行舟》
“鉴真画”第四讲 | 说画-杨长槐《卧龙图》
“鉴真画”第五讲 | 说画-杨长槐《天都峰》

   “鉴真陶”系列    

“鉴真陶”系列开讲 | 赏陶-广州最新发现的汉代陶器





版权声明©
本作品的著作权等知识产权归中国艺术品鉴定网公众号(微信号:zgyspjdw)所有,转载请联系后台或邮箱(jiandingwang@163.com)获得授权并注明出处。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上一篇: 四川广元20余尊唐代石刻佛像被盗 半年仍未破案多人被问责 - 2021.08.19
下一篇: 国务院关于文物工作和文物保护法实施情况的报告 - 2021.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