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鸣远,名远,字鸣远,号鹤峰,又号石霞山人,壶隐,明末清初时期著名紫砂艺人,是一位成就极高的名家。
他在茶壶形制设计上多以自然形体入壶,是今日“花货类”的祖师,且还创作了许多像生作品如莲蓬、核桃、花生、荔枝等果品制作精细,惟妙惟肖。
陈鸣远的贡献更在于他扩大了紫砂造型艺术的外延,不仅有各式精妙的茶壶,更有一些青铜造型的器皿与文房用具,如笔筒、水洗、鼎、爵等,艺术水准十分高超。

此件陈鸣远款紫砂笔筒直径11.5厘米,高12厘米。笔筒图案基本分为三段,中段图案作为主题,刻画了亭台楼阁以及松树奇石,应有意志坚定、长寿等吉祥寓意。而上下段图案为传统吉祥纹样,以八仙手中所持之物(如铁拐李的葫芦,吕洞宾的宝剑,韩湘子的直箫等)寓意八仙,由于八仙并没有直接出现,故而我们称之为“暗八仙”纹样。暗八仙纹样与八仙人物图案一样,同样有祝福长寿的吉祥寓意。
笔筒整体纹饰图案雕刻精细,包浆自然厚重,应是一件精品。
此件作品的纹饰图案都以吉祥长寿为主,且又是陈鸣远大师的精品之作,无论是收藏、赠送长辈或是自用,都有极高的价值。
文物艺术品。七零八落的历史碎片,质料、造型、纹饰、文字、甚至伤痕,诉说一个平行世界的故事。每一件器物,都像一卡一顿的语句片段,不吐不快般地表现自己。有时我们叫它们“文玩”,玩的就是这种神秘,玩家想把这些破碎的线索还原成连贯的故事。
《中国器物简史》——由中国民间艺术品收藏评估委员会主任吕少民主持编著——用器物承载那份千古幽思,时而波澜壮阔、时而静水流深,玉器、金属器、陶瓷器、书画家笔墨等,演绎古代宗教、军事、政治、经济、科技、日常生活不同的侧面,又构架出一个动态完整的运动的四维世界。
本书依朝代先后顺序划分为十二章,通过器物演变,将四千余年的中国历史跃然纸上,诉说自夏至清的器物演变与文化变迁,希望从鉴赏角度为艺术品爱好者构建起一个宏观的中国器物史架构。
业内私下有人云:“此书一出,其余拼凑普及读物皆废!”
“鉴真章”系列

本作品的著作权等知识产权归中国艺术品鉴定网公众号(微信号:zgyspjdw)所有,转载请联系后台或邮箱(jiandingwang@163.com)获得授权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