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画鉴定有秘诀——时空形意比对法
中国自古以来书画数量极多,自有书画交易开始,造假便绵延不绝,使得中国书画收藏与鉴定甚是棘手。
有感书画这一“国粹”鉴定的不易,吕少民团队研制出独创性的“时空形意比对法”,借助此科学、系统的方法论,不仅可以对书画进行断代,同时还能鉴定真伪,实践性较强。
在书画鉴定中所用的“时空形意比对法”,是一个立体的较为完善的系统,它是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艺术品行业规范工作委员会专家智库中的书画界专家多年来理论与实践经验的成果结晶,涵盖了《中国书画比对鉴定基准集》《中国书画鉴定基础》等科研成果,涉及了中国书画鉴定方法,梳理了历代书画鉴藏与著录和书画作伪手法,结合鉴定实践案例提供真伪鉴定思路。
每一朝代的书画作品都是特定时代、某一风格流派的代表,有着相应的工具、材料、内容、形式。
东晋顾恺之《洛神赋图》(宋摹)(局部) 绢本 故宫博物院藏
例如秦汉时期绘画多为孝子列女及升天飞仙的题材,魏晋南北朝的绘画倾向于高人逸士的归隐风格,隋唐五代的绘画是富丽堂皇之风,元朝绘画多为不仕的归隐风格气息,明清后开始出现西洋题材的绘画风格,近现代西学东渐影响了绘画风格的多样,历代的书画作品见证了历史的变迁。
清 恽寿平《牡丹图》 纸本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因此,在书画鉴定中需要充分运用时空形意比对法,对题材与技法、古代辞章与诗文、书画材料与工具、书画装潢与修复、印鉴与著录、版本与校勘、收藏与流传等诸多方面都进行考究。当前,目鉴、文献考订、笔墨章法等仍是书画鉴定的主要关注点。
杨长槐 瀑下听鸣图
“时空形意比对法”对于书画鉴定理论和实践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在整个方法论体系中,从各个层面辅助了书画鉴定、评估,充实了单项甄别的理论与实践基础;另一方面“书画”分支又反过来丰富了整个方法论体系,使此方法论更加详实,最终使“时空形意比对法”适用范围更广、适用性更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