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艺术头条 | 河南永城出土一完好清代石碑 距今已353年
每天90秒,艺界大事看个够!
采编/中国艺术品鉴定网
文化播报
中尼签署政府间防止盗窃、盗掘和非法进出境文化财产的协定
近日,在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尼泊尔总统班达里的共同见证下,《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尼泊尔政府关于防止盗窃、盗掘和非法进出境文化财产的协定》在京签署,成为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文化遗产领域取得的重要成果。
中尼两国同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70年《关于禁止和防止非法进出口文化财产和非法转让其所有权的方法的公约》的缔约国,两国政府在此框架下签署协定,将有效阻止两国文物非法流入对方国家及其他国家,反映了中尼两国共同打击文化财产走私和携手保护人类文化遗产的决心,将在防止文物盗窃、盗掘和走私,扩大政府间合作,保护文化遗产安全的国际合作中发挥积极作用。
国家文物局直属机关党委召开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五四运动100周年重要讲话精神座谈会
5月6日下午,国家文物局直属机关党委召开座谈会,机关各司室、各直属单位青年代表畅谈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讲话精神的收获和体会。国家文物局党组副书记、直属机关党委书记顾玉才参加座谈。
座谈会前,国家文物局团委组织青年们参观北大红楼、聆听专题讲座,重温五四精神;座谈会上,局系统6位青年代表结合岗位实际交流学习体会,抒发真情实感。青年们纷纷表示,要做文化遗产的守护者、历史文明的传承者、中华文化的传播者,不负家国重托、时代机遇、人民期待,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艺界纵览
人物群像雕塑《百年丰碑》为法中友谊注入活力
近日,在法国蒙塔日市邓小平广场,一座纪念中国留法勤工俭学运动100周年的人物群像雕塑《百年丰碑》落户此处,成为中法百年友谊的又一见证。当天,百余名中国在法青年外交官、留学生、中资机构青年代表以及法国多位政界、学术界人士出席活动,共同纪念100年前轰轰烈烈的留法勤工俭学运动。随着红色的幕布慢慢被揭下,一座精美的青铜雕塑展现在人们面前。
中国大运河博物馆(筹)在扬州奠基 定址运河三湾
5月5日,中国大运河博物馆(筹)在扬州三湾风景区奠基。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燕文,副省长王江,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张锦秋,扬州市委书记谢正义等出席并为项目培土、奠基,扬州市长夏心旻主持奠基仪式。博物馆主体部分设置多个主题展厅和考古研究所、文创展示区、文化剧场、儿童体验区等多个功能区,是集文物保护、科研展陈、休闲体验为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性博物馆。
展览速递
礼赞新中国 奋进新时代——‘寿山石韵’艺术大展
2019年5月9日,“礼赞新中国 奋进新时代——‘寿山石韵’艺术大展”开幕式将在中国美术馆举行。近200件古今寿山石经典之作,在现场配合众多古代文献,结合寿山石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事件,全景式展现闽地千年寿山石文化的丰富内涵及外延。展览将持续至5月27日。
未知城市:中国当代建筑装置影像展
2019年04月05日,“未知城市:中国当代建筑装置影像展”在深圳市坪山美术馆展出,展览以谱系化的方式,从多领域和多视角,思考了有关人类物质生存空间的体系化状态,以及新一代未来建筑学发展的方向性等问题。展览将持续至9月30日。
艺术杂谈
河南永城出土一完好清代石碑 距今已353年
近日,河南省永城市高庄镇车集村在对村内一废旧坑塘进行清淤治理时,从塘中挖出一座石碑,经市文物专家鉴定,此碑为清朝康熙五年重修碧霞元君行祠时所刻,距今已有353年。
该石碑为青石材质,长175厘米,宽75厘米,厚24厘米,石碑雕刻精细,保存完好。用清水清洗后,碑上的图文清晰可见。右上角刻有“重修碧霞元君行祠”字样,左上角落款为康熙五年(1666年),碑文内容为“重修碧霞元君行祠记”,记载着修祠原由和捐款人姓名。
河北威县发现31件清代文书 最早为乾隆二十六年
近日,河北省威县文物保护部门工作人员在这个县潘固村一村民家中发现了31件清代文书,最早的落款时间为乾隆二十六年(公元1761年)。专家表示,这些文书的发现对研究土地制度等有重要意义。
这些文书是威县村民王保中的家传文书,落款时间跨度从1761年到1909年,多为嘉庆、道光、同治和光绪年间的田产地契,地契对土地亩数、房屋间数等标注分明。有的地契加盖了红章,有的则没有。
更多艺术资讯敬请关注公众号
搜索“中国艺术品鉴定网”
此文为看点中国艺术品鉴定网原创内容,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