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镜里赏千秋!中国古代铜镜文化展在国博开幕
11月24日,“镜里千秋——中国古代铜镜文化”展览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
展览现场
铜镜是中国古代常见的日用器具,传世和出土数量极多,构成了一个规模庞大、分布广泛的收藏门类。目前考古发现中国古代最早的铜镜出现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齐家文化,延续使用至明清时期,几乎贯穿整个中国古代历史。铜镜不仅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而且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直观体现了所处时代的铜铸造工艺、审美意趣、民俗信仰和中外文化交流互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物质载体。
中国国家博物馆的铜镜藏品数量大、品种全、铸造精良、时代特征鲜明。自1958年沈从文先生出版《唐宋铜镜》以来,对古代铜镜的整理研究工作坚持不懈,形成了深厚的学术积累。本次展览从数以千计馆藏铜镜及相关文物中精选出260余件(套)展品,完整地串联起中国古代铜镜的发展脉络,系统展示铜镜的历史价值、审美价值、科技价值和文化价值,充分展示中华民族独特的审美意识、价值取向以及中国人民自古以来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深刻揭示中华文化的广泛影响力。
西汉“中国大宁”瑞兽博局纹鎏金铜镜
展览通过历史脉络和专题展示相结合的形式,综合运用动画、多媒体互动等新技术手段,系统呈现铜镜在古代中国的发展历史、制作工艺、贸易流通和铭文装饰,生动再现中国古代铜冶铸技术的非凡成就。展览分为“鉴于止水”“清质昭明”“湅治铜华”“清光宜远”“玉台影见”“刻镂文章”“莹质良工”七个单元。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展览展出了“中国大宁”瑞兽博局纹鎏金铜镜,备受瞩目。该铜镜于1951年至1952年在湖南长沙伍家岭出土,周边有52字铭文,其中有“中国大宁,子孙益昌”等吉祥语,因此常被称作“中国大宁”铜镜。此外,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的弦纹铜镜、湖北云梦睡虎地出土的战国武士斗兽纹铜镜、河南洛阳唐墓出土的唐代高士宴乐纹嵌螺钿铜镜、金代“承安二年”吴牛喘月故事铜镜等著名文物均在展览中亮相。
战国时期武士斗兽纹铜镜
唐代高士宴乐纹嵌螺钿铜镜
金代“承安二年”吴牛喘月故事铜镜
据策展人介绍,展览从铜镜的照面功能出发,对铜镜出现之前照面的行为和用具做了展示,并追溯“镜”字的缘起与文化意义。明末清初玻璃镜的引入,既大大拓展了镜背装饰的可能性,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从更大范围内展现中国古代的“镜文化”。展览在展示丰富的镜背装饰同时,还在不同时期遴选出若干铜镜展示镜面,以满足公众对古代铜镜镜面的好奇与想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
上一篇: 第四届中国民族美术双年展在兰州开幕 - 2020.11.25 |
下一篇: 三亚市美术馆开馆仪式暨“三亚的笑容这样美——艺术家眼中的三亚诗画作品展”举办 - 2020.11.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