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在线客服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当前页面:新闻 - 详细内容
  • 中国文物交流中心原副主任杨阳:以文物为媒,搭建文明互鉴之桥

在“担负新时代文化使命 激活中华文明新活力”主题分享会上,中国文物交流中心原副主任杨阳分享了自己在文物交流领域28年的工作经历,讲述如何做好中华文明走出去的传播者以及各国文明交流互鉴的“和平使者”。

“‘让世界认识中国,正确认识中国。’这是入职第一天,来自文物交流前辈们的谆谆教导。为了这个使命,中国文物交流事业的各位同仁,接力奋斗了50年。”杨阳深情地说。

杨阳介绍,中国筹办境外展览始于1973年5月在法国巴黎小皇宫博物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土文物展览”,国外媒体评价我们的文物外展:“在我们看到这些艺术品和文物时,我们将记得中国过去的伟大,并预见到团结、和平与友好的世界即将来临。”当时的展览为世界打开了一扇了解新中国的窗口,开启了中国文物外展的新篇章。

50年来,中国文物交流中心先后承担了近300项各类文物展览任务,涉及世界五大洲60余个国家和港澳台地区,累计观众超过8000万。进出境文物展览已逐渐成为“中国拥抱世界,世界了解中国”的重要窗口。

“过去,我们把文物带出去展览,是实物的、传统的、局部的交流;而现在,我和媒体朋友们参加综艺、快闪、直播,把文物带入屏幕中,用更新鲜、更丰富的表达,可以更快更有效地触达海内外观众。”杨阳向大家直观表达了多年来在文物交流工作中的一些变化和感受。

从20世纪70代刚考入北大考古专业时考古几乎不为人知到如今的全民考古热,杨阳表示,“文物是历史的积淀,文物交流却需要与时俱进。”因此,退休后的他仍未离开热爱着的文物交流事业,通过学习互联网的传播新玩法,他希望借助互联网向大众讲述文物交流的故事,让文物更轻松地走出去。

杨阳认为,文明是抽象的,而代表文明的一件件文物、典籍是鲜活而生动的,就像一块块文明拼图的碎片,每一块都藏着中华文明的基因密码,镌刻着中华民族的精神特质,拼在一起,就是一幅精彩绝伦、震撼人心的中华文明画卷。文物交流正是走出国门、展开画卷,让世界看到中国,让世界认识中国。

如今,杨阳正与媒体朋友们一道,做中国文物交流的坚定传播者。

(赵军慧)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上一篇: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综合频道负责人贺亚莉:坚定文化自信, 做好优秀传统文化精品化传播 - 2023.07.12
下一篇: 国家文物局大调研成果交流会在京召开 - 2023.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