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所不知道的红木——红酸枝(补充篇)
到了清末民初,殖民化越来越深,西方先进思想也不断传入,新思想、新思潮暗流汹涌,随着武昌的枪响,没多久,数百年的大清帝国轰然倒塌,而后军阀林立,整个中国犹如黎明前的黑暗,迎来了最大的考验;而和这一切相反的是,大学术家、思想家、资产阶级愈加活跃积极,形成了新的中坚力量。西洋家具风格也从清末的渐进,到民国时期已经是占据了极其重要地位,同时期手工艺人迎来自由大解放,他们或自己独立或投靠在新的上层阶级门下,可以说中国迎来了民国时期最开放的时刻,外来文化和本土文化在这一时期互相交融、升华,这一点在民国家具上表现的非常明显,从家具设计上随处能见到巴洛克风格、洛可可风格的影子。大量的新材料,新纹饰运用在民国家具上,比如西洋彩玻璃、磨边镜子、西洋花,这样的创意给传统家具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视觉效果,例如:原先比较封闭的柜门缺少视觉上的延伸,放上玻璃之后,就带来了视觉上的层次感。不过也因为流行泛滥,也造成了品相上的参差不齐,有些家具就是直接“洋枪加土炮”,衔接生硬,简直不堪入目,似驴非驴,似马非马。普通一点水平,但是缺少创意的就直接复制,追捧其原汁原味,这种在学习方面还是挺不错的。最后一类水平比较高的代表当属“海派家具”,“海派家具”在主体材料、工艺上延续了明清家具的理念,采用榫卯工艺结合老红酸枝、硬木等材料,在造型上吸收西方样式,部分改繁为简,强调舒适实用,部分细节又复杂化,增加深究性。可以说海派家具是西方观念与中国匠心智慧的融合典范,为中国传统家具的发展注入了新的血液,引领了民国家具的发展。
(民国红酸枝鼓凳)
(民国红酸枝笔筒)
(民国红酸枝方坐)
(民国红酸枝锡红雕镶玉石插屏 华艺拍卖)
(民国红酸枝镶嵌黄杨插屏 华艺拍卖)
(红酸枝清式夔龙纹博古橱、书桌 静远堂)
改革开放后,经济开始腾飞,经过数十年的财富积累,我国民间富人群体显著增加,对精神上的追求显得愈发重要。在家装风格上随着欧式装修风潮散去,一股以民族情怀为基础,传统文化为底蕴的新中式仿古潮流兴起。红酸枝作为代表再次映入普罗大众的眼帘,凭着它材质的优良与稀有,历史文化的内在底蕴,红酸枝成了这次风潮器用材料的王者。这一时期,红酸枝的器用性基本上分为三类:一类是仿古应用,基本上以仿造明清家具款式为主,进行仿古制造,另以传统元素为素材进行传统工艺品制作,工艺上采用榫卯工艺、各派手工雕刻,对工艺水准要求较高。第二类是融入现代机器智能制造应用,款式以现代或仿古为主,这一类暂时不好评价,水平差异太大,有些好一点的还比较中看,大多数比较没有设计感,纯粹是拼贴。不过这一类的好处是解放了手工,使成本降低,将红木材料应用普及进广大普通家庭。第三类是造型上融入了西方当代艺术理念或东方禅宗哲学的艺术风格家具或工艺品,这类艺术水准较高,并且工艺上传承了明清榫卯工艺,传统手工技法,造型上更加有韵味,极具现代感,比较有这个时代的独有特征,可能是后面高端红木家具的主要发展方向。最后一类器用就是与普通生活结合的小件物品,什么打火机、小盒子、佛珠等等,这一类对红酸枝的好处是充分利用了小料、边角料,也使的红酸枝的产品更加多元化。总的来说上面四种都是需要的,水平有高有低才是正常的,风格多元化也是开放社会的需要。
(现代红酸枝家具)
(现代红酸枝条案)
(现代红酸枝宝座)
(现代红酸枝有束腰内翻马蹄方桌)
(现代红酸枝龙凤纹宝座)
小结:
通过从历史的发展脉络、红酸枝的本身特质以及功用、还加上我们人性的心理,这样我们就从一个多维的角度去对红酸枝进行了全方位的分析。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我们的认识水平,而不是听别人说这个贵就觉得这个好,要知道好在哪里,为什么贵,不然就只是买各面子,而缺少里子,也容易上当受骗;假如是这样,那他和其它昂贵商品就不会有什么不一样,我们分析一件事物,不能凭空去捏造想象,一定要去对这件事物本身进行研究,不仅是自己研究,还要借鉴他人的优点,互相学习,才会使一件事物的研究结果比较公正,这样进行的推理也不会是空中楼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