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在线客服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当前页面:图片新闻 - 详细内容
  • 【文物鉴赏】金子!金子!

矿石上讲钻石,金属上讲黄金,这两种物质都不容易和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稳定,所以更为纯净。

黄金的稳定性也是它成为货币的一大原因,如果辛辛苦苦赚了一堆货币,第二天买东西,量重量,却发现——氧化了,变少了!谁也承受不了这种结局。

除了稳定不变的属性,黄金还意味着稀有的产量和闪亮的外观,让它不论在社会心理还是文化心理上都承担着高贵的表征。

我国古代有很多物件都是用黄金打造而成,时至今天依然精致美丽。


例如这件南宋的金腰带扣:


南宋·金腰带扣饰

藏于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

来源:微博用户“小汪_云居雁”


腰带扣与我们现在皮带扣功能类似,但往往在设计、用材上更费工夫。这件金腰带扣的制作运用了锤揲、掐丝、焊接等工艺,打造出独特的荔枝纹饰,可谓做工精细、栩栩如生。


除了带扣,金坠子也是一种常见的金属衣物配饰:


宋·镂空双龙纹霞帔金坠

藏于安徽省博物院,

来源:微博用户“SingSing行摄”,下同


南北朝时期出现霞帔,用途近似于披肩,这种坠子一般挂在霞帔下端,让霞帔保持下垂的形状,防止被风吹刮走形。



这件金坠子呈鸡心状,由两片金叶捶压合成,上饰镂空双龙纹,双龙近似两侧完全对称,首对首,尾对尾。顶端有一穿孔用于穿挂。



同样是金制品,也有威风凛凛的:


东汉·掐丝镶嵌金辟邪

藏于定州博物馆,

来源:微博用户“老猪的碎碎念”,下同


这件金辟邪,出土于汉代中山穆王刘畅墓。以錾流云纹金片作为底托,以各种金片、金丝焊接成躯干,全身装点金粟粒,镶嵌有绿松石、红宝石等宝石,彰显出工匠极精湛的技艺水平。


其中以细如金沙的金粟粒装点在金器上的“金粟工艺”,是制作黄金制品的重要装饰工艺之一。到东汉时期,这种工艺在我国发展至成熟阶段,这件藏品可以说是有力的证明。



下面这件金锭,重1874.3克。


明·金锭

藏于湖北省博物馆,

来源:微博用户“路客看见”


正面錾刻有铭文:


随驾银作局销镕

捌成色金伍拾两重

作头季鼎等

匠人黄关弟

永乐拾肆年捌月日


“随驾银作局”这类刻款,多集中出现在永乐、宣德时期。银作局是明代官署名,专掌打造金银器饰。铭文大意是:这件金锭是皇帝命银作局销铸的赏赐金锭。



中国文物历史上的精美文物可谓数不胜数,每一件的背后都有着许多可供品味的历史与技艺,就让我们在“鉴真”系列中一一品鉴,掌握鉴赏文物艺术品的知识和方法吧!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上一篇: 【文物鉴赏】看起来“蠢萌蠢萌”的神兽尊,是迄今为止独一无二的文物 - 2022.07.09
下一篇: 【文物鉴赏】清代贵族们钟爱有加的翡翠,究竟有多美? - 2022.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