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宝石百科】金绿宝石小档案:多张美图,带你了解金绿宝石
金绿宝石
英文名称:chrysoberyl 矿物名称:金绿宝石。 化学成分:是一种铍铝氧化物,可含有Fe、Cr、Ti等元素。
外观特征:
金绿宝石的英文名称Chrysoberyl,源于希腊语的Chrysos(金)和Beryuos(绿宝石),意思是“金色绿宝石”。这种宝石常常呈现出金绿色的外观,具有较高透明度,呈玻璃至亚金刚光泽。
色彩丰富多变的金绿宝石
摩氏硬度:8~8.5。
密 度:3.73(±0.02)g/cm3。
折射率:1.746~1.755(+0.004,-0.006)。
紫外荧光:
长波:无;
短波:黄色和绿黄色宝石一般为无至黄绿色。
金绿宝石首饰
金绿宝石的硬度高,介于刚玉(9)和黄玉(8)之间,属名贵宝石之一。
放大检查:
指纹状包体,丝状包体。
透明宝石可显双晶纹,阶梯状生长面。
► 双晶纹 指双晶结合面的痕迹,其形态取决于双晶面的形态。
► 阶梯状生长面 晶体呈阶梯状生长,会留下阶梯状生长面或生长纹。
特殊光学效应:
猫眼效应 只有具有猫眼效应的金绿宝石才能被称为猫眼石,其他具有猫眼效应的宝石只能叫XX猫眼,比如碧玺猫眼、石英猫眼等。
变色效应 金绿宝石还可能同时具有变色效应和猫眼效应,被称为“变石猫眼”或“亚历山大猫眼石”,“亚历山大变石”是金绿变石的别名。
宝石欣赏:
玫瑰花形的金绿宝石晶体
金绿宝石的六连晶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