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在线客服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当前页面:图片新闻 - 详细内容
  • 如何正确鉴赏陶瓷艺术品(三)

上期我们从材料、胎土、口沿等方面了解了陶瓷艺术品鉴赏的要点,今天小编带大家接着去探索鉴定、赏析陶瓷艺术品的要领。

底 足

陶瓷器的底足造型有圈足、假圈足、玉璧底、卧足等,分为深足、浅足、高足、矮足等不同类型。底足的装饰有施釉与不施釉两种,足墙有厚有薄,这些都是进行鉴定陶瓷年代的重要依据。

 1598256430574053521.png

高足:明成化 斗彩葡萄纹高足杯  三足:元 钧窑三足炉

火石红

火石红是胎土中含有的铁分子在烧制中因高温而流动聚集,在冷却的过程中又被二次氧化而形成的现象,呈色橘红或橙黄、姜黄等,多分布于瓷器的胎釉结合处,有平行、宽窄、深浅、晶体密度上的差异。火石红也是鉴定陶瓷器时需要注意观察和分辨的特征。

 1598256512900039097.png

明成化 斗彩高士图杯 故宫博物院藏

气 泡

气泡是由于陶瓷器在烧制时,窑内高温使胎质和釉层中的结晶水或液态水变成气体而形成的。气泡的个体形态与釉的厚薄有关,当釉层较厚时容易形成釉下大大小小不同样式的气泡;当釉层较薄时容易在釉面形成坑凹点。

历朝各窑口的配釉方式、烧制工艺不同,所以形成的釉下气泡形态也不相同,因此气泡也是陶瓷鉴定的基准之一。

 1598256540891070767.png

明 龙泉窑青釉凸花缠枝莲纹尊(局部) 故宫博物院藏

工 艺

中国古代不同朝代、不同窑系、不同窑口的陶瓷器,在制坯、烧造等工艺上有所区别,工艺鉴定可以帮助鉴定者从陶瓷器制作技术的演变角度来辨别器物的真伪。

例如早期陶瓷器是手工拉坯制作成型,民国时期才出现石膏翻模、注浆等工艺。

 1598256567043026205.png

手绘 清乾隆 粉彩花卉纹印盒(局部)  贴花纸工艺制品 现代

 1598256639548069560.png

节选自《中国陶瓷鉴定基础》第七章第四节

下期我们将继续了解陶瓷艺术品的鉴赏要领,敬请关注!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上一篇: 加强文物保护 坚定文化自信 ——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工作 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座谈会在京召开 - 2020.08.24
下一篇: 破局艺术品金融“重灾人才荒”,这个“锦囊”请收好! - 2020.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