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在线客服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当前页面:论坛 - 详细内容
  • 破冰之举,立标为业:46项标准制定与应用,构筑行业诚信基石

近日,从中国艺术品市场传来一则振奋人心的消息:在广州市艺术品鉴定协会与中国艺术品鉴定网长达十数年的精诚合作与共同努力下,双方共同研发的46项艺术品鉴定标准取得了重大阶段性成果,其中已有39项正式在国家标准委标准公示平台公示。这一里程碑式的事件,标志着中国艺术品鉴定领域长期缺乏统一、权威标准的“非标”历史正在被改写,为行业的规范化、科学化、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根基,其意义深远、不可估量。

1760973793707094118.jpg

一、厚积薄发:多年合作结出“标准”硕果

广州市艺术品鉴定协会与中国艺术品鉴定网作为各自领域的权威机构,早在多年前就敏锐地洞察到,艺术品市场真伪难辨、定价模糊、流通受阻等乱象的根源,在于缺乏一套能被行业广泛认同、科学严谨的技术标准。基于共同的使命感和对行业未来的深刻理解,双方强强联合,汇聚了包括文博专家、科学家、资深从业者在内的顶尖智力资源,启动了这项浩大而艰巨的标准体系建设工程。

经过无数次的学术研讨、技术攻关、数据分析和实践验证,最终成功研发出涵盖陶瓷、书画、玉器、金属器等多个门类的46项艺术品鉴定标准。这些标准不仅关注传统的眼学鉴定经验,更融入了现代科技检测手段,旨在构建一个“传统眼学与科学技术相结合”的综合性鉴定体系。

二、里程碑意义:39项公示为行业注入“确定性”

此次39项标准通过国家标准委公示平台公示,是迈向“国家标准”乃至“国际标准”的关键一步。这意味着:

权威性与公信力加持:在国家平台公示,意味着这些标准经历了严格的初审和专家评审,其科学性、规范性和适用性获得了国家层面的初步认可,为未来成为行业乃至国家公认的准则铺平了道路。

为“确真”提供硬核依据:标准的缺失是艺术品“确真”的最大障碍。这批公示的标准,为鉴定机构提供了清晰、可操作的技术流程和判断依据,使鉴定结论从“一家之言”转向“有章可循”,极大增强了鉴定结果的公信力。

构建市场信任基石:对于收藏家、投资者而言,有了公认的标准,就意味着在交易、抵押、保险、传承等环节有了可信赖的价值尺度和真伪保障,将极大提振市场信心,激活艺术资产的金融属性。

三、不可估量的行业价值:引领市场走向健康未来

这46项(含已公示的39项)标准的推出,其好处是全方位和深层次的:

对行业而言,这是行业自律与规范化的强心剂。它确立了行业最佳实践,设立了准入门槛,将有效驱逐劣币,促进行业从“江湖”走向“殿堂”,走向健康、透明的良性发展轨道。

对从业者而言,这是专业化发展的指南针。为鉴定师、评估师提供了系统的学习框架和职业规范,推动整个从业队伍的专业素养提升。

对收藏与投资者而言,这是资产安全的守护盾。降低了因信息不对称和真伪不确定性带来的投资风险,让艺术收藏更安心、更增值。

对国家文化战略而言,这是文化自信的坚实体现。通过掌握艺术品鉴定的话语权和标准制定权,有助于保护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我国在国际艺术品市场的影响力和定价权。

结语

广州市艺术品鉴定协会与中国艺术品鉴定网的这项开创性工作,堪称中国艺术品市场发展史上的“破冰之举”。它首次以如此庞大的体系化标准,试图为混乱的市场建立秩序。这39项已公示的标准,如同为行业发展点亮了39座灯塔,照亮了前路。

我们期待这些标准能广泛落地应用,更期待此举能激发全行业对标准化的重视,共同携手,为构建一个诚信、透明、繁荣的中国艺术品市场新时代而努力奋斗!

 

 

中国艺术品鉴定网

2025年10月13日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上一篇: 破局非标困境,臻启价值未来:艺术品收藏品的规范化运营时代已来临 - 2025.10.15
下一篇: 本篇已是最新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