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皇帝也爱【宝马车】
铜车马是秦代青铜器,1980年出土于陕西临潼秦始皇陵陪葬坑。现藏于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
铜车马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品,出土时一共两辆,一为立车,一为安车,车前均驾有四马,大小为真车马的二分之一,是目前发现年代最早、形体最大、保存最完整的铜铸车马,被誉为“青铜之冠”。它不仅展示了秦代合理的系驾方式、高超的青铜铸造技术、美轮美奂的彩绘艺术,而且对研究中国古代车马制度、雕刻艺术和冶炼技术等,都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价值。
用马驾车,可能经历了用两马的阶段,但从文献上看,应该是以驾四马为常,出土的相关物件多以四马一车为多。
驾四马称为“驷”,古人常将“驷”作为单位计数车马。国家以车马多为强大标志,宝马与车则成为达官贵人身份的标配,随着等级制度的强化,对车马品级配置预示着社会对礼制的注重。
车通体彩绘有卷云纹、云气纹和几何纹图案。车、马、俑部件均由铸造成型,再经多种工艺加工和组合,其饰件的金银细作工艺十分精湛。
铜车马的工艺代表了我国青铜器时代的最高水平,在制作上运用了铸造、焊接、镶嵌、粘接以及子母扣、纽环扣、锥度配合、销钉连接等各种工艺。钻孔的最小直径为1毫米,饰件多处用如发丝的铜丝,车辆头的内孔滚圆,如同车床加工的一般,充分反映了战国时期秦国的先进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