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时敏
王时敏(1592-1680年),生于明代著名的官宦家庭,祖父王锡爵是万历内阁首辅大臣。由于父亲王衡早逝,而他又是独子,自小就是和祖父生活在一起。《国朝画征录》记载,王锡爵极为喜爱这个小孙子,带着他住在别墅里,专心培养他的“好古之心”。
王时敏在“国朝画苑领袖”董其昌和陈继儒等的辅导下,绘技大进。董其昌把他视为南宗画派的不二继承人,“可备传灯一宗,真源嫡派”。王时敏受祖荫出仕后担任尚宝丞和太常寺少卿等明朝的官,降清后作为明朝的遗民,退隐山野,专心绘事。他继承和扩大了南宗画派影响,发展了清代绘画的笔墨美,创建了著名的娄东画派,成为当时艺术界不可撼动的泰斗,被视为清代正统画派的开山鼻祖。
《仿黄公望山水》 清 王时敏 立轴 水墨纸本 1663年作
王时敏在清初可谓是画坛上的泰山北斗,其绘画思想成为文人绘画的灯标。尤其是清政府接受了王时敏的艺术思想,直至满清政府垮台,民国时代仍作为海上画坛宗法之源。“四王吴、恽”的其他几位,都是在他的指引下成长起来的。
由于他淡于仕途,更喜笔墨,因此于崇祯五年(1632年)称病辞官,隐居西田别墅,潜心绘画研究与创作。十二年后,明朝被起义军推翻。后,清军入关,王时敏归顺,保住性命,继续归隐山林,潜心习画,且着力培养子孙辈之学业。其膝下九子,多在清廷为官,八子王掞(颛庵)官至文渊阁大学士兼礼部尚书,直经筵,典会试。孙王原祁康熙九年成进士后,深得康熙喜爱,入值南书房,充《佩文斋书画谱》总裁,主持绘制《万寿盛典图》。康熙十九年(1680年)王时敏卒于家中,时年89岁。
《云山图轴》 清 王时敏 纸本设色 1661年 上海博物馆藏
早期作品:皴笔和构图都较简单,用笔温雅清俊,干湿并用,皴笔较明显,墨色变化较少。
中期作品:构图及用笔趋于复杂,用笔较干而韧硬,但其气韵,却不因熟而显得索然,仍是十分清润。
晚期作品:用笔发生了变化,和他以前的画不尽相同,气息萧索。
王时敏承董其昌衣钵,其画宗“南宗”一派,主要是继承元四家,尤其是黄公望。他对黄公望的摹习,用心之专,用功之勤,用力之深,临仿之多,达到了痴迷的地步,人谓之“专师黄痴,通体得气韵冲夷之妙”。是作虽为仿古作品,实出己意。前景水流坡岸,中景山峦绵延,林木与屋舍穿插其中,错落有致;通幅山体以赭石着色,淡墨点缀其间;在笔法上以披麻皴为主,另施以横点。王时敏在此作中还融入米氏云山画法,烟雾弥漫在山腰处,形成缥缈之感。全作笔墨丰富,设色清丽,布局开朗疏阔。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